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零后妈的团宠小崽崽 第122节 (第2/2页)
“是啊,小在在喜欢新家吗?”苏欣妍并没有隐瞒女儿的意思。 她觉得孩子渐渐地也大了,对于家里的一些大事,也合该拥有知情权。 小在在没有立马给出mama答案,而是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下后,给出一个回答:“不讨厌。” 也就是说也不喜欢。 “为什么呢?”苏欣妍想听听女儿心底的真实想法。 “因为,因为搬了家,家里就不能养鸡啦。” 那她的日常乐趣就不见了。 “……” 本以为女儿会说出一些她搬家后就不能跟以前的好朋友们一起玩之类的话,苏欣妍正想着该怎么组织语言哄她呢,结果这小家伙的关注重点居然是这个。 她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 “你就放过那些鸡吧,人家投胎做一回你家的鸡也挺不容易的。” 觉得mama不是在说什么好话,小在在不高兴地嘟起嘴,反驳道:“明明小鸡也喜欢跟在在一起玩的。” “你确定?”苏欣妍发出灵魂质问。 不等小在在回答,刘海启跟宁远行就一人端着两大盘菜过来了。 机械厂的食堂能用饭票正常打菜,也能跟国营饭店一样,花钱跟粮票rou票等,叫大厨给现炒小炒。 小锅炒出来的菜,自然是要比大锅饭来得香的,但价格也有点小贵。 一般没撞上特殊时候,厂里挺少有工人乐意花钱点小炒的。 刘海启一口气给点了两荤两素加一个汤,跟一盆饭,一趟端不完,两人放下手中的盘子后又跑去再运了一趟。 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摆了满座,让人不禁食指大动。 这香气太霸道了,熏得不少在附近吃饭的工人们端着自己的餐盘离远了点。 不然他们怕自己就吃不下原本的饭菜了。 第一百章 搬家 刘海启下班回了家, 他媳妇一看,忙迎上来问:“事儿办得怎么样了?” “放心吧,妥了。”从兜里掏出那装着两百五十块钱的信封递给媳妇, 刘海启的神情间无不得意。 “那就好那就好。” 一听事儿成了,刘海启媳妇一张和气的圆脸上也不禁露出放松的笑意。 她接过信封,打开来美滋滋地数了一遍又一遍,数着数着, 那脸上的笑容就有些淡了。 “三儿前儿个寄了信回来, 说他要在乡下结婚了, 写信来征求咱两意见。” 一听妻子提起三儿子, 刘海启的好脸色就微微淡了, 他略带赌气地问:“结婚对象是那个姑娘?” “还能有谁?他当年死活闹着要下乡,不就是为了追着那姑娘, 陪她一起吗?”刘海启媳妇叹口气道。 她是不大喜欢那个姑娘的。 不是嫌弃人家那当老师的父亲被下放, 成分不好, 而是看不惯自家儿子为了对方,放弃镇上好好的舒服日子不过, 偏跑去那偏远地区受苦。 他也不想想,他跟着姑娘跑了,是追求自己爱情去了。 但被留下的老父母却要生生受这骨rou分离痛苦, 他们又错做了什么。 “算了吧,他都执着这么多年了,咱就成全他,而且当年三儿说的话也对, 他不下乡,咱家也总得有个孩子下乡,他这个自愿下去的, 总比让其他兄弟姐妹不自愿地离开要好得多。” 从号召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以来,就规定了每家每户必须至少有一个孩子得下乡,独生子女除外。 他们家五个孩子,怎么着都避免不了有人得下乡。 三儿子…… 算了。 刘海启不愿再对此说太多,只是叮嘱妻子。 “给老五买工作的钱是凑足了,你再清点一下家里还有多少存款,分个一半吧,分一半给三儿寄过去,再给他准备些东西,吃的喝的用的,我这儿有块手表,虽说旧了点,也能用,也一起给他,就算是在乡下结婚,该准备的,该置办的,也得都给他准备妥当。” 他妻子瞧了瞧他头顶越来越多的白发,眼角微酸,点点头道:“嗯,我这里还有一对金耳环,也一起给他吧,就当做是我这个婆婆送给儿媳妇的礼物。”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子女,刘海启夫妇也是尽了全力了。 * 另一头,买完房子心情甚好宁远行一家人回了家,就开始积极商量起要怎么搬家的事儿来。 一旦搬家,他们家的粮油关系势必要跟着转移,户口会从村里转到镇上去。 但除了宁远行跟几个孩子之外,就算搬到了镇上去,宁奶奶跟苏欣妍还是农村户口,不能拥有粮油本,也没法再通过干活赚取工分来换口粮。 甚至于他们家的院子跟自留地,可能也得荒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