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古今小说集(共六册)_女贞子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女贞子歌 (第7/13页)

让他引逗得心痒难熬,不由得又要开骂,转念一想,用人之际,且先忍口气。“你说好了!”他问,“要啥好处,一句话!”

    “一百两银子。”

    “可以。”

    “还有,”汪三问道,“老太太身边,是不是有个丫头叫美珠?”

    “你怎么知道?”

    “请你不必问,只说肯不肯给我。”汪三又说,“我晓得,你是老太太的心头rou,只要你说一句,老太太无有不依的。”

    范鼎华想了一会儿,毅然允许。“这也可以。不过,”他问,“你的一着棋不灵怎么说?”

    “不灵分文不取。而且,”汪三斩钉截铁地说,“以后我也没有脸来见你了。”

    就在定议的第三天,范鼎华和汪三一起到了苏州。钱多好办事,不过一整天的工夫,都已布置妥帖,于是汪三登门去拜访王锡爵。

    “尊驾贵姓是汪?”王锡爵问道,“有何见教?”

    “此地不便详谈,借一步说话如何?”

    王锡爵颇为踌躇,来人言行诡秘,不知是何路数,但看他衣冠楚楚,又不像有恶意,所以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我有事关府上安危的大事奉告,请勿自误。”

    这一说,忠厚的王锡爵顿时变色,急忙答道:“是,是!请尊驾吩咐,到哪里说话。”

    “只要僻静的地方就好。”汪三答道,“我看不远有座古庙,倒也清静。”

    王锡爵知道他指的是离他家一箭之路的三官庙,便跟了他一起出门。三官庙的香火久已冷落,庙后围墙坍败,却有一座没有顶的茅亭可以歇足,两个人就在那里密谈。

    “王先生!”汪三一开口就说,“大清律例,你总读过吧!”

    王锡爵当然读过,而且立刻就明白了汪三问这句话的用意,顿时脸色大变,张口结舌,无以为答。

    “你不必怕!我此来并无恶意。不过,我有点替范鼎华不平——范鼎华的朋友,无不是替他不平,凭他的人才、家世,而且又是府上的至亲,哪一点辱没了令爱?”

    原来为此!王锡爵那颗跳荡不定的心,才得略略平伏,将汪三的话重新体味了一遍,以为他年轻气盛,为了替范鼎华不平,特地来问罪。那只有好言敷衍了。

    “汪兄!”他恭敬地抱拳,“都是小女性情乖戾,小弟教女无方,心中歉疚,无可言喻。还求汪兄代为向鼎华的一班至好解释,千万赐谅。”

    “这不是解释的事。”汪三使劲摇着头。

    王锡爵的心又一跳。“然则应该如何赔礼。”他低声下气地问,“请汪兄示下。”

    “问我不如问令爱。”汪三答道,“如果她一定要嫁姓戴的,那也好办得很。自有人会将令爱护送到尚阳堡,一个钱的盘缠都不用花。”

    世上哪里有这样的好事!王锡爵明白他的意思,是说琴娘是“犯妇”,照律例应该跟戴研生一起充军到山海关外冰天雪地的尚阳堡去。官差押解,自然不用花一个钱的盘缠。

    果真如此,倒也罢了。无奈没有这样“便宜”的事。如果当戴家犯案的时候,王锡爵能够将女儿送到官府归案,他本人倒可无事。那时不报,便犯下了隐匿犯人的罪名,如今只要有人告到官厅,便另成新案,逮捕审问,就是灭门的大祸。

    转念到此,王锡爵的脸都吓黄了。“汪兄!汪兄!”他哀声求告,“凡事好商量,凡事好商量!”

    “自然好商量,不然我何必将足下约到这里来。”

    听他松了口,王锡爵总算是惊魂又定,随口答道:“请吩咐,请吩咐!”

    “只有一条路,冤家变成亲家。祸福在你一念之间,请你好好想一想。”说罢,汪三起身走了开去,负手闲眺,显得很悠闲。

    王锡爵当然懂得他的话。旧事重提,他也不反对要范鼎华这样一个女婿。无奈琴娘的心,他已经彻底明白,怎么样也不能劝得她回心转意,那又怎么办?

    “汪兄,”王锡爵唯恐他不信,指天发誓,“如果我说一句假话骗你,神明在上,立刻有报应。范家的亲事也曾提过,我本已一口应承,怎奈小女志不可夺,无论如何劝她不听。逼得急了,一定出事。姻缘不谐,白白送了小女一条性命,这怕也是你们所不忍见的。”

    “只要你有诚意,我自有办法使令爱顺从。”

    “我怎么没有诚意?如果没有诚意,在鼎华的尊翁跟我提亲的当儿,我就可以托词拒绝。”

    “好!既然如此,事情就好办了。”汪三笑了,“请王先生回去跟令爱说,我是特地送戴研生从辽东回来成亲的。为了遮人耳目,不能铺张,洞房一宿,明天就带着令爱上路。”

    “明天!”

    “对了,明天。”汪三说道,“洞房花烛,就在今宵。”

    “这,怎么来得及!”

    “自然来得及!一切都预备好了,洞房设在对门,新郎官在那里等着。”

    这一说,王锡爵恍然大悟,原来是范鼎华要巧取豪夺。心里当然气愤,但事已如此,只要一声决裂,大祸接踵而至。想了又想,只有倒向对方,帮着范鼎华去骗他女儿。

    听得老父的话,琴娘又惊又喜,但更多的是疑惑。疑惑一一都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