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假驸马,真皇后 第71节 (第2/3页)
但他倒也不惊慌,毕竟叫三殿下知道……自己有意帮他,这是迟早的事。 贺顾扶着廊柱,转过头回眸看了裴昭珩一眼,这次酒是彻底清醒了,只是微微一笑,道:“殿下聪明绝顶,何必再问我?” 裴昭珩道:“……你为何要帮我?” 贺顾十分坦诚的大喇喇道:“殿下是我亲小舅子,我不帮殿下帮谁?” 裴昭珩:“……” 裴昭珩:“只这一个原因?” 贺顾想了想,这次他脑海里不知为何走马灯一样浮现起了许多前世的事。 有太子登基后,为了封口,将他麾下的玄机十二卫中,专司秘报的螣蛇一卫,三百多人,尽皆诛杀,不留一个活口,他从京外得知此事,虽然是快马加鞭,跑死了四五匹良驹奔回京来,最后却连兄弟们的尸骨都没见到一点痕迹…… 有江洛水灾,太子和国舅在二地的门人幕僚,借赈灾之名敛财,最后东窗事发,被江庆知州上书急奏朝廷,却一封书信也没发回京城,那知州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后却要被推出来顶缸,被不知情的皇帝一纸震怒的圣旨问责、抄家时的绝望神情…… 太多了……他甚至想不过来。 贺顾沉默了一会,低声道:“许是我也盼着殿下……可堪为帝吧。” 前世他帮着太子做了太多亏心事,jian臣也杀、忠臣也杀、纯臣也杀、佞臣也杀。 若是他重生前的那个世界,百年之后,国朝江山不再稳固如昔,那少说也有他五分罪责。 他这句话说的声音极低,可裴昭珩却听得清清楚楚。 他遥遥看着贺顾,再没说话。 贺顾也不愿想那些糟心事了,只摸了摸鼻子笑笑,道:“酒喝多了,都是胡说八道,我头有点昏,回去睡了,殿下也早歇息。” 语罢便转身离开了。 ----------------- 十月不知不觉,便这么过了一半。 有了皇帝圣旨,长阳侯府这桩案子也算圆满画了个句号,贺南丰被夺爵软禁在府中闭门思过,贺顾承袭侯府爵位,成了整个汴京城中年纪最轻,又有宗册和天子认证、货真价实的侯爷。 不过其间也有御史言官弹劾,说他已是驸马,不该再承袭长阳侯府的爵位,如此对外戚恩遇太过,不是好事,虽说本朝并无不允许驸马再加其他爵位的旧例,但也不妨碍言官们天天拿这事儿给皇帝的耳朵搔痒痒。 只是天子明显是没听进去这些人的牢sao的,连搭理都没搭理,一个眼神都欠奉。 不过贺顾并没有在言官们的眼中钉rou中刺这个宝座上待太久,原因无他,他小舅子三殿下围魏救赵来了。 皇帝有意命三皇子裴昭珩为江洛宣抚使,替他前往江庆、洛陵二地,督办灾后河堤重修、赈灾钱粮拨付等事务。 圣上一露了这个意思,朝野争议不休,简直是瞬间炸了锅,一时无论是言官还是远在江洛的芝麻小吏,都是纷纷上奏纳谏,劝皇帝三思的奏折几乎是雪片儿一般,朝揽政殿的御案上飞来。 群臣意见很统一,三皇子病居金陵多年,又无理政经验,乍然分拨这等重要差事给他,怕他不能胜任,届时不仅误了赈灾的差事,还怕累及三殿下的身体。 又纷纷推举出了更合适、更能胜任的人选—— 闲了大半年、且有多年观政崇文殿经验的太子,裴昭元。 谁知,大事上一向很听劝的皇帝,这次却似乎十分一意孤行,不仅对这些反对的奏折视若无睹,还把带头那几个跳的最凶的,统统给拎出来好好收拾了一顿—— 御史台赵秉直,儿子出入于花街柳巷,为了几个妓子和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赵秉直甚至自己都不知道他已因着这事被弹劾了多次,只是皇帝一直隐而不发,直到如今他做了反对三皇子出任江洛宣抚使的急先锋,却叫皇帝在这时候,翻出了过往七八个参他不教子女,私德不休的折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黑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