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源头 (第2/2页)
嘱咐言砚道:“当心些,别碰着伤口。” 言砚颔首,观摩着病人的脸色,他问道:“是热毒吗?” 孙百草嗯了声,然后对杨开泰道:“大人,劳烦您让人准备好干净的衣物,将病人们的旧衣服拿生石灰煮过后埋了,还有,保持通风。” 杨开泰愁眉苦脸:“孙大夫,这些我们一直都在做,可是没用啊。” “继续保持。”孙百草镇定道:“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强。” 忙活了一下午,孙百草让言砚去找沈一流找来商量办法,自己仍留在扶风堂照看病人。 言砚沿路走着,眼睛不停地留意四周。 忽然,他听见了有人在叫他,他停住脚步,回身就看见了一脸着急的谢眺,谢眺焦急道:“幼清,你刚如果扶风堂了?” 言砚道:“对,刚出来。” “那你可看见阿静与阿姝了?我到处都找不到她们。”谢眺心烦意乱道。 言砚回忆了下,确定道:“未曾。” 谢眺深呼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谢兄!” “幼清!” 二人不约而同地开口,言砚善解人意道:“你先说。” 谢眺环顾四周,皱眉道:“你…有没有觉得城里有丝不同寻常?” “人太少了。”言砚一针见血道。 谢眺默认了,接着道:“我怀疑…杨开泰有问题。” 言砚笑了笑:“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扶风堂里 杨开泰终于受不了几人审视的目光,投降了般地开口:“这事…也算是我的失职…” “瘟疫爆发后没多久,城中人接连感染,我心乱如麻,便疏忽了对城门的防御,一天夜里,追风寨百余人冲进城里,掳走了近一半儿的城民。” 杨开泰扶额痛苦道:“我也想着去营救城民,可城中兵力不足,我曾向寿州求援,可他们听说雍城得了瘟疫,都不愿施以援手,我也是…一筹莫展啊。” 谢眺追问:“追风寨是什么地方?” “雍城东山上的山匪。”杨开泰用一种不知所措的语气道:“原本我们相安无事了七八年,我也没料到他们竟然趁火打劫。” 谢眺不死心道:“大人没想过向朝廷求助?” “谢公子!”杨开泰苦笑道:“雍城偏远,一封奏折三个月都杳无音信,你觉得京中会派人来剿匪吗?” 谢眺皱眉:“那可如何是好?” 杨开泰自责道:“我愧对雍城子民。” 沈一流大手一挥,不可一世道:“都别丧气,不就是打山匪吗?看老子如何驱虫攻入追…什么来着…” “追风寨。”言砚提醒。 “啊对!”沈一流道:“看老子驱虫攻入追风寨!” 杨开泰目含希冀:“真的…可以吗?” “就没有我万毒宗攻不下来的地方!”沈一流豪迈道。 杨开泰愕然:“万毒宗?阁下竟然是…沈掌门?” 沈一流在一旁大放厥词,孙百草走了过来,皱眉道:“疫情如此厉害,得先找到病源。” 言砚随口道:“是风吗?” “那不会!”杨开泰摆手:“若是风的话,我早就得病了。” “那是水?”谢眺猜测道:“传染途径,无外乎这几个。” 言砚摇了摇头:“也不会,城中人吃水都是一样的,杨大人也不例外!” 杨开泰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似的,颤巍巍地举起了手:“我…我不是…” 几人诧异地看向他,杨开泰深思道:“雍城人家里大多供奉神明,许多人家都吃的天水。” 啥玩意儿? 杨开泰解释道:“就是雨水,雍城习俗,雨水即天水,喝了可以为家人祈福,但雨水收集起来麻烦,少数人才会费精力囤积雨水,拙荆身体不好,我便囤积了些雨水,以便为她祈福。” 言砚思索到,雍城并无外河,若真的水,病源从何处而来? 言砚问道:“大人,我看到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井,井下的暗河是从何处流过来的?” “雍城东山。”杨开泰道。 几人一怔,东山,追风寨。 几人不约而同地想,城民是追风寨掳的,地下暗河又是从追风寨流过来的,种种迹象都说明,瘟疫与追风寨脱不开关系。 孙百草严肃道:“眼下要紧的是阻断水源,城中井里的水不能用了,大人,你囤积的雨水够用多久?” 杨开泰思索片刻,回答道:“三天,最多够用三天。” “还有哪里有干净的水源吗?” 杨开泰回忆道:“东南部有条河,不过路途遥远…” “没关系。”孙百草对言砚道:“砚砚,你明日便带人过去取水,城中离不开水。” “好。”言砚应道。 谢眺主动道:“那我和沈前辈商量商量如何救出城民。” 几人各有任务,晚饭过后,就各自安寝了。 次日,孙百草正在煎药,就被破门而入的沈一流吓得一哆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