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页 (第2/2页)
伤心不起来,只好乖乖在一旁当一个不起眼的满足小婢女。 …… 终于到了要出发的时刻,陈晓芸早早就认真准备好了,干粮、衣服、武器全具备了。 她的书是无法全部带走的,便把看过的书送给了旅馆中居住的其他文人。此时的书籍价格不菲,收到书的人自然是欣然笑纳。 陈晓芸不用背负那么重的行李,也很高兴。 穷家富路。陈晓芸数了数钱,认为自己是够钱的。 听闻李白先生剑术十分高超,相信他会好好保护她的,保镖就不请了。 陈晓芸如此信心十足地与李白离开了长安。 这是她第一次在古代里云游赶路,实在是出乎她的意料。人生没有不可攀越的高山,却有走不动的路。 没有平坦的大马路,也没有随处可见的市集、茶店。城市的密度远远无后代那么大,更多的是一些村落。 他们乘坐的马车,有时还会坏掉。陈晓芸和李白试过弃车而行,到了新的地方才重新购入新的马车。 幸好他们金钱富足,不然真的一切都要靠双腿,可累人了。 有次,陈晓芸背着行李,把腿都快走断了,又饿又渴,到了驿馆中疯狂地给自己灌水。 那些马拉松啊,徒步旅行都算不得什么。 他们只是为了娱乐,而古代人真的是靠脚出行的。 科技,人类之光。 陈晓芸为了看“诗仙”和“诗圣”的重大会面,实在是付出太多了。 好在,终于被她等到了这一刻。 天气逐渐热了起来,他们在夏日到达了东都洛阳。 她见到了三十出头的杜甫先生,与教科书中被人涂鸦不知多少次的画像完全不一样。若不是真的知道他就是杜甫,她必然不能认出这位先生就是杜甫本人。 陈晓芸在一旁站着,看上去无比平静,脑海里却在播放Bgm,如同郭沫若所说的,他们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双子星。 她好歹也算是见过大场面了,保持着面色如常地听二位交谈甚欢,并约好下次可以一同出来谈诗。 陈晓芸今日异常平静,半句话都不说。 回去路上,李白问:“晓芸,你怎么了?” 陈晓芸摇摇头,微笑一下,说:“没事。” 她是说没事,一向不在意细节的李白却总觉得晓芸姑娘今日奇奇怪怪的。 怪在哪里,又暂时说不清楚。 直到回到住处,陈晓芸才猛地拍打枕头,缓解内心的激动。 啊啊啊啊! 简直就是赚翻天了,一篇《清平调》让她见到杨贵妃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下连杜甫也能见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