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皇书第2部_第89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9页 (第3/3页)

便是我想,烬言那个小子也不会答应吧。

    苑琴脸上一红,素来沉静的脸上难得有几分赧然。

    帝梓元看得感慨,一晃你跟着我进京都有好几年了。这几年苑书在漠北,归西也陪着她一起戍守,你一个人守着偌大的靖安侯府,晋南那边的事务也多是你在打理,难为你了。

    苑琴替帝梓元揉着肩膀,摇头,小姐说的哪里话,当年若不是小姐救下我,哪有我秦家沉冤昭雪的一日,能留在小姐身边为您解忧,苑琴甘之如饮。

    帝梓元拍拍她的手,轻轻叹了一声,合上眼,低语了一句。

    苑琴,你到底是秦家大小姐,荆州秦氏唯一的嫡系血脉,秦氏一门风骨,不该就此断绝。

    苑琴揉肩的手微顿,眼眶渐红,到底没有再回绝帝梓元此言。

    第二日清早,帝梓元下朝后微服出宫,亲自去了右相魏谏的府上。

    这一日夜,原本备好车马准备第二日离京的韩烨收到了一封来自涪陵山的信函。

    殿下,帝家主说您既已决意离去,还请您隔几日在涪陵山一聚,也好全个念想。

    施诤言得了韩烨的允许,替他看信。

    帝盛天是韩烨的启蒙之师,又是大靖的开国者,在韩烨心底的分量一向很重。她的会面邀请,韩烨如论如何也不会推辞。

    帝家主定的什么时候?

    十日之后。施诤言回,见韩烨面露疑惑,他又道:帝家主信上有说,这几日在武途上有些进展,要闭关数日,遂约殿下十日后小聚。

    韩烨颔首,回道:你亲自去回话,说既是她老人家相约,十日后我必定前往涪陵山一聚,诤言,离京的行程便推迟十日吧。

    是,殿下。

    第三日正是嘉宁帝丧月结束之期,帝梓元身体已大好,正式复朝。

    先帝驾崩前虽未留下继位诏书,可大靖是有太子的。但如今帝氏一门手握重权,帝梓元亦是先帝亲封的摄政王,天子之位落于韩、帝谁家,如今看来却是未知之数。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大靖亦有北秦东骞两国虎视眈眈,稳定朝堂为上。嘉宁帝丧月过后,这件事头一份儿就要摆到明面上来。况且近段时间绮云殿频繁召见韩氏亲王和先太子旧臣,拥立储君继位的心思不言而喻。不过才七岁大的小太子,若没有在帝家的认可下登位,无异于动dàng朝堂。

    今日早朝,朝臣们已经做好了金銮殿上争论不休火药十足的准备,个个头一宿养jīng蓄锐吃饱了才上的殿。哪知还不待韩氏皇族太子一派跳出来嚷着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继位大统名正言顺这样的漂亮话,两朝元老内阁首辅魏谏头一个站了出来,当着满朝文武朝王座上的摄政王和太子行了叩拜之礼。

    以他位极人臣德高望重的身份,帝梓元和太子都还未登位,这礼行得稍微重了些。可他头一个站出来言立君之事,却在所有人意料之外。

    魏谏乃两朝宰辅,亦做过两位太子太傅,兼之大靖立朝来十之八九的科考皆为他主考,说是天下文人的座师也不为过。但他秉承了百年魏家的文人风骨,在朝二十四年,从不介入党争和册立帝君,这次韩帝两家对垒,他闭门不出,早已称病在府,复朝后尚是他数月来头一次登上金銮殿。

    没有人想到他会第一个站出来,但如果是他选择的帝君,等于得到了整个大靖朝文人的支持。

    是以当他以两朝元老的身份向帝梓元和韩云行下大礼时,所有人都屏息等待他开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