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帝师县令 第253节 (第1/2页)
张圣笑道:“实在是有事情要和国师还有陛下商量,国师可还记得当初说的,要为天下寒士开龙门之事?” “不敢忘却。” 赵康连忙坐直了身子,这的确是件大事,会涉及的许多世家的切身利益。 就算是萧玲珑也不敢轻举妄动。 张圣点头:“那就好,是这样的国师,老夫考虑过,如今咱们元江县的学校已经走上正轨,各项工作都已经完善,接下来可以考虑在其他地方设立学校,让更多的人能够上学。” “但是对于现在的书生来说,学习这件事将来都是为了考取功名。” 张圣无奈道:“咱们现在提供了学习的地方,但功名此事却不是我们能够给得了的,国师您可明白?” “赵康明白。”赵康点了点头。 张圣的意思是说,现在可以考虑科举改革的事情了,但这件事要动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乾国五州各地,科举名额都是被垄断的,每个地方考试的名额就那么多。 都是地方世家门阀商量着来,今年你家先去,明年我家再来。 也就是说这块蛋糕在还没有出炉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想好了怎么分了。 现在赵康突然要想让更多的人上桌子来分蛋糕,他们又岂会乐意? 一旁的萧玲珑突然开口道:“马上就要秋闱了。” 张圣点了点头:“不错,正是因为如此,老夫才想要和国师商量一下,是不是趁着这个秋闱的时机,让天下有资格参与科举的学子,都能够科举。” “这件事得好好斟酌一番啊。”赵康目光低垂心中开始盘算起来。 第三百五十三章 灾变 科举分为春闱秋闱,春闱又称会试,考试对象是各个地方的举人,参加会试高中的便是进士。 再高一级的那就是殿试了,状元、榜眼、探花便是在殿试中产生。 而秋闱又叫乡试,就跟省上考试差不多,参加对象就是秀才,过了秋闱成为举人才有资格去参加春闱。 除了这两样之外,其余的就是县试和府试了,这两样比较简单,和春闱秋闱不一样,只要是读过书都可以参与。 过了县试那就是童生老爷,过了府试成为秀才。 但是一般的寒门学子到了秀才就算到头了,想要参加秋闱去博取一个举人的资格。 就只有花银子和当地的氏族门阀,要么官员搭上关系,就这都还不一定能够轮得到你。 因为这些人,也有自家秀才啊,所以在乾国的读书人中秀才老爷是最多的。 他们虽然脱离了平民的身份,但要是没有特殊关系,可能一辈子就只能是个秀才了。 而赵康和张圣想要干的事情,就是让这乾国的所有秀才都有资格,能够去参加秋闱甚至是春闱。 这可就触动到门阀氏族的利益了,录取的举人就这么多,你搞这么多人上来,咱们的人落榜了怎么办? 因此赵康说要仔细斟酌还真不是在搪塞推脱什么,而是这件事一旦搞不好就有可能引发众怒,那些门阀学子是绝不会答应的。 思索半天,赵康抬起头,幽幽道:“要想科举改革,必先整治世家门阀。” “不错。” 张圣点了点头:“但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拿周国来说,官商勾结,有钱的门阀使点银子就能将自己家族里的人推荐给官员,将其余的考生刷下去。” “乾国的情况也大差不差,老夫游离四国,关于这一点做的最好的就是景国,在那里无论什么政令推行下来莫敢不从。” 张圣说着叹了口气:“在周国的时候,我也曾和几名朝廷大员联手进行过一次科举改革。” 萧玲珑感兴趣的问道:“结果失败了?” 张圣无奈道:“不错,哪一年我们只是想要将科举人数增多,让一些名声不差学问不低的寒门学子参与科举。结果那一年春闱,各地考生纷纷罢考。” “那些出生豪门的学子更是联合起来,引发了不小的sao乱,导致老夫一名要好的朋友被罢免,所以老夫想和国师商议一下,该如何下手。” 赵康目光如炬:“要对付这些家伙,自然得用门阀氏族的做法,此事的确也该cao办了,先生放心交给我便是。” 张圣听闻,目光中有些担忧,但也明白这种事情不是他擅长的,他能做的就是教书育人。 “那就拜托国师了。” …… “你打算怎么做?” 辞别了张圣,看着一路上沉默不语的赵康,萧玲珑问道。 赵康笑:“现在还没有个头绪,不过这会儿距离秋闱还两个多月,慢慢想吧。” 正走着,县衙里的官差赶来找到两人:“老爷,高大人说帝都来人了,请老爷过去一趟。” 两人听闻连忙来到县衙,来人是禁军一名统领,见到两人连忙下跪:“参见陛下,参见国师。帝都杨太师等大人有奏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