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节 (第2/3页)
条主气管之一。前世在路维斯枢机死后,路维斯家族发动对罗兰帝国的报复,倾尽全力使新教皇下达了对罗兰王室的绝罚令, 罗兰在内战的深渊无法制止地坠落。 就在新教皇下达绝罚令后,一支打着自由商会旗帜的船队骗过了罗兰巡逻船的警戒,在进入奥尔南港之后,突然对港口开炮,袭击了停泊在那里的舰队, 使帝国最后一部分海军力量在舰船、人员、弹药和粮食上都遭到了惨重的损失。 玫瑰海峡突袭事件发生不久后, 雅格王国正式对罗兰帝国宣战, 最终玫瑰海峡落进了雅格王国的手中。 在阿黛尔于重生一刻获得的帝国百年历史里, 将这一事件称为“火玫瑰”。一方面指那场突袭战里在海上燃起的大火, 一方面也指从这以后,罗兰帝国这朵玫瑰就在战争的火焰里凋零了。 书写这部史书的人,对相关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记录得十分清楚, 字里行间充满着无奈和悲哀。阿黛尔推测,对方应该是罗兰帝国的遗民,并且距离帝国灭亡的时间并不算久,很大可能并非是贵族出身——他对于一些涉及帝国上游的暗潮并不熟悉,还对她抱以深切的同情。 要知道,贵族出身的史学家们不将她定为亡国的根由就不错了。 “历史中充满了迷雾,一个曾荣耀辉煌的帝国转瞬就成为了尘埃。诸神以他们的意志书写好了命运,人力难以改变。” 在帝国史书的最后一页,著作者迷茫而又哀伤地如此写道。 阿黛尔不认为诸神书写好的命运难以改变,但她赞同著作者的前半句话“历史中充满了迷雾”。 很多事情后人只能在史书里找到结果,却无法洞察它更细微的,在更早之前埋下的伏笔。史学家们必须通过对各种蛛丝马迹的追索,从而追溯出偶然事件的必然一面。 历史中处处是迷雾,对于阿黛尔来说同样如此。 就像“路维斯枢机之死”和“火玫瑰”事件一样。 记载的史书里并没有路维斯枢机身边的间谍的影子,所以后来者对于他的死亡便将有许多不同的揣测,比如鲁特帝国,比如自有商业城市…… 每一种可能都通往不同的道路。 但一旦那位间谍的影子从迷雾中浮出,“路维斯枢机之死”与“火玫瑰突袭”之间瞬间出现了无数紧密如蛛网的联系。其余的猜测皆尽散去,雅格王国的影子在迷雾里变得清晰无比。 这份史书,是死亡赐予她的礼物。 它是一把双刃剑,能助她披荆斩棘,也能让她再次死无葬身之地。如临渊履冰,如高崖行索。 她必须十分谨慎地从史书里寻找着蛛丝马迹。 在阿黛尔看来,史书中的“火玫瑰突袭”事件里还隐藏着其他阴云。玫瑰海峡对于罗兰帝国的意义非同凡响,同雅格王国的海战失败后,几乎帝国所有的海上势力都被收紧,聚集在了玫瑰海峡处。在她父亲与短命兄长为王的时间里,这里的港口防御先后进行了多次改革。 以阿黛尔对玫瑰海峡防御布置的了解,那支伪装成自由商会的船队就算骗过了巡逻船,想要在港口造成那样大的破坏,没有来自港口内部的协助仍然很难做到。 “您想要做什么?” 罗德里大主教皱起眉头,看着玫瑰海峡的地图,隐约感觉到女王此次与他的谈话没有那么简单。 “有一条腐烂的根隐藏在这里,”女王说,不掩杀意,“把它找出来,然后斩断它。” 她要做什么? ——要从棘刺丛生帝国末日里,找出那条重归荣耀的路。 …………………… “夜莺为一朵玫瑰流尽了血,它与它染红的玫瑰一起被弃之于地。” 阿瑟亲王改编了那个古老的夜莺与玫瑰的童谣,将它哼唱出来。这位年轻的亲王有着一把好嗓子,轻柔华美,带着森冷的妖冶。那个带着荒诞与讽刺色彩的故事自他口中唱出,便透着奇诡的悲哀。 他站在属于自己的宫殿画室里。 这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画,以他为中心一副一副地螺旋状摆放出去,每一幅画上的主人公都是同一个。带着王冠的银发女子站在或明或暗的光影里,身着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