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节 (第2/3页)
份,也畏惧他的身份。一山不容二虎,他与李凤歧之间,必定要有一个黯然退场。 可走到如今地步,他却又动摇了。 若当初他未曾动手,或许一切会与现在不一样。 只是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李踪的眼神逐渐坚定起来,低声喃喃道:“迟了,回不了头了。”而且就算重来一次,他也不敢将自己的性命与尊荣,交到旁人手上。 他转身走下摘星楼,沉声道:“传令永安王,命其三日内赶赴北疆。朕感念其牺牲,将老王妃请入行宫之中,按太妃规制奉养。” 崔僖目光一闪,躬身应“是”。 *** 皇帝口谕传到永安王府时,朱烈当时就忍不住骂了脏话。 崔僖倒是一幅听而不闻的模样,笑吟吟道:“战事紧急,王爷准备准备,早日赶赴北疆吧。老王妃臣会替王爷照料周全。” 李凤歧面色阴沉,双手紧紧攥着轮椅扶手,手背青筋毕露,却到底没有发作:“我知道了。三日后出征。母亲总要送我一程,不必那么急着去行宫吧?” “这……”崔僖似有疑虑,但转瞬又笑吟吟地应下了:“这是自然,臣会回禀陛下。” 说完拱手一揖,才带着人离开。 “狗日的小皇帝。这是要扣下老王妃做人质。”人一走,朱烈就骂开了。 李凤歧这时却不见方才的愤怒,命人将大门关上,方才站起身道:“早就料到了,有事进去再说。” 经过数日的练习,他已经能离开轮椅缓慢行走了。原本他还准备再隐瞒一段时间,但既然出征的命令已经下了,就剩下三日时间,没必要再费心思隐藏。 几人进了府中,朱烈又忍不住道:“难不成真要将老王妃留在上京?” “不可能。”李凤歧瞥他一眼:“上京局势说变就变,母亲决不能留在上京。我与王妃已经商议了法子,届时我和你先行一步,五更护送王妃与母亲和我们汇合。” 听说已经有了对策,朱烈才歇了气,但接着又担忧起来:“那小皇帝既然有这个心,肯定会防着我们。” “那也要他防得住。”李凤歧冷冷道,他朝朱烈挥挥手,将人打发出去整理行装,只留下了五更商议后续的方案。 * 三日之后,李凤歧果然领兵赶赴北疆。 李踪为全君臣之谊,亲自到城外十里相送。上京百姓知晓永安王带伤还要领兵出征,因雪灾低沉的情绪也高涨起来,纷纷出城相送,盼他能大杀西煌。 “朕就送到这里,往永安王早日凯旋。” 内侍端来两碗酒,李踪端起一碗,举杯示意。 李凤歧看着他虚伪的神色,端起另一碗饮尽:“还望陛下替我照顾好母亲与王妃。” “自然。永安王只管放心。”李踪笑了笑。 李凤歧不再与他废话,命人将自己推着上了马车。 大军开拔之后,李踪一行人回程。叶云亭陪在老王妃身侧,收拾好箱笼行李之后,亲自将人送去了城外的温泉行宫。 李踪原本还防备着李凤歧暗中将人带走,但见永安王府并无异动,老王妃也顺利到了行宫,并无其他动作,便略放松下来,吩咐崔僖道:“将人照料好,有什么要求,只要不过分的,答应她就是。但若是老王妃要出行宫,务必派人跟着。” 既是以“感念永安王牺牲”为由将人送去行宫,自然就不能做得太过。否则宗室那帮老东西又要闹腾个不休。他只是想将人扣在上京,也并不是要对人做什么。 “臣省得。”崔僖应下,又道:“韩大人的病已经痊愈,今日说要出宫,” “……”李踪沉默了片刻,道:“派人将太傅府收拾一番,他要出宫,就随他去吧。” “但这……恐怕于理不合。” “谁觉得不合,叫他们亲自来找朕说。”李踪神色微沉,嗤了一声。 崔僖见状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悄声退了下去,命人去收拾太傅府去了。 * 而这边,叶云亭将老王妃送去行宫后,次日便命人给叶泊如送了一封信,去了国公府。 接到信匆匆从外面赶回来的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