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476;ǒяǒщ㈢.cǒм 第二十八章不怕 (第1/2页)
紫宸殿内,众人的视线都落在刚刚赶到的程朗身上,程朗的盔甲上有血。 浅淡的血腥气与室内的熏香混在一起,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拢月不动声色地摆了摆手,便有机灵的宫女悄悄去打开了两边的窗户。 顾旻不等程朗行礼便急急地问道:「程将军可是受伤了?」 程朗单膝跪地,答道:「禀陛下,微臣并未受伤,这是新罗世子的血。」 今日发生在驿馆的事情,程朗讲得简略,但听到昔星河此刻正命悬一线生死难料时,在场的不少人都变了脸色。 先帝平息了京城兵变才登上大宝,在位不过短短四年便驾崩了,朝中臣子对其究竟有多少忠心怕是也很难讲。 顾旻身为中宫嫡子,礼法上是名正言顺的即位,但顾旻到底年幼,根基不稳,离亲政的那一天还太远。此刻若与邻国交恶,没有人能保证局面不会失控。 除了钟太后,长孙项明身为百官之首,是最清楚其中厉害的人。大周看似歌舞昇平,但其实连连动乱之下国库里能支配的财富实在有限。 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大周最繁荣的盛世已经成为过去,只是看明白这一切的人不多。 陈余极不赞同程朗的做法,不过区区一个属国质子,何须如此小题大做。 「程将军,如此说来你护卫驿馆不力在前,未经请示擅自封城在後,你究竟是何居心?」陈余一开口便是咄咄逼人兴师问罪的架势。 程朗没有回答陈余的质问,只冲着钟太后和顾旻又直直地跪了下去,伏在地上道「微臣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君上明察。」 长孙项明看了看一脸义愤填膺的陈余,捋着胡子没有开口,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钟毓知道陈余从一开始就来者不善,到此刻才向程朗发难已是钟太后拦阻之後的结果了。他虽有心帮程朗说话,但若是贸然开口却只怕会更加坐实了陈余口中他这个外戚与武将勾结的狼子野心。 替程朗解围的是顾旻,他走到殿中扶起了仍然跪在地上的程朗,又对陈余道「陈大人言重了,程将军不是那样的人。」 顾旻今年不过十岁,身量未足,他这样走到殿中,陈余只得弓着身子跟他回话。原本安坐的众人此刻也全都站起了身,皇帝年纪再小也是君,没有君主站着而臣子们坐着的道理。 「皇上……」陈余还有话说,却被顾旻抬手拦住了。 小皇帝站在殿中,环视众人之後道「诸位大人皆是我大周的肱骨之臣,朕自然是相信诸位大人的。」 自程朗进来之後一直没有说话的钟太后此刻也走到了殿中,钟太后的话不多,但是一旦开口很难有人能拒绝她。 她笑着道「这是做什麽,大家都坐下说话,程将军也坐。」 陈余能有今日位极人臣的地位,脑子自然也是灵光的,他明白多说无益,没有再多做纠缠,方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消弭於无形。 程朗的座位在钟毓的对面,两人坐下後目光相接,程朗冲着钟毓无奈地撇了撇嘴。 昔星河此刻仍然生死难料,行刺的凶手还不知道躲在哪个角落里伺机而动,程朗实在不想继续在这里浪费时间跟这些文臣扯皮,他乾脆利落地禀报说新罗世子现在正等着救命,要请太医院院正孙璟往驿馆走一趟。 有道是救人如救火,片刻也耽搁不得,程朗就差没有直接说出口再拖下去昔星河可能就要一命呜呼了。 待程朗拿着钟太后的手谕离开後,长孙项明才慢悠悠地开口道「太后,新罗世子救得回来那当然好,但世事难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长孙项明活到这把岁数,自然知道什麽话能说什麽话不能说,但不用说出口大家也明白他的未竟之言。 万一昔星河真的死了,大周该如何跟新罗王室交代。 直到这些重臣离开紫宸殿各自散去,这个问题仍旧横亘在众人的心头。 殿中只剩钟太后和顾旻时,顾旻才松了一口气。 之前陈余向程朗发难时,他看着镇定,其实心中紧张极了,掌心被自己掐出来的几个小月牙现在还未完全散去。 顾旻问道「母后,儿臣方才做得可对?」 钟太后慈爱地摸了摸顾旻的发顶,耐心回答「皇上没错,程将军没错,陈大人也没错,旻儿可知为何?」 「程将军若不封城那刺客若逃出城去就更找不到了,所以程将军没有错。」顾旻一边思索一边道:「但是突然封城会令百姓惶恐,有碍民生,所以陈大人也没错。」 顾旻陷入了疑惑,问钟太后「他们都做得对,那朕该听谁的呢?」 「皇上,你是这天下的皇上,该是他们听皇上的,可不是你听他们的。」钟太后握住了顾旻的手,拇指轻轻抚着他掌中的指印。「两害相权取其轻,这就是该旻儿你拿主意的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