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一 (第2/3页)
婚生子,生出来的孩子多有残缺的,或是呆傻的,甚至是夫妻两个生不出孩子的也有。” 苏文君惊道:“这同族不婚的缘由我是知道些的,只是难道姑表姨表兄弟姐妹成婚也有这层顾虑?” 文皎道:“这是自然。生下的孩子是有男人一半血脉,也有女人一半血脉。怎么男家亲戚要注意着不许同族通婚,女家的反不用呢?” “这也不是我空口无凭。姜叔叔这几年在西北行医,诊治过不少妇女,发现夫妻双方身体都没问题,却生下孩子有残缺残疾或直接生育不出来的人家,大半都是姑表姨表兄妹姐弟成亲。” “不过姜叔叔只是初步有了这个结论,还没写出个条陈文字,所以还没递上来折子。且这事一说出去,又要让多少人家出问题?所以姜叔叔也只告诉了我,未敢说出去。如今离我从甘州回来已半年有余,想必再有一年半载,姜叔叔就能查个差不多了。” 苏文皎严肃道:“若真如此,这可不是小事。历来有女儿的人家嫁女,生怕自家孩子受委屈,都愿意把女儿嫁回娘家或是姐妹之家,大家彼此有亲,总比不熟悉的婆家好。这在民间是极常见的。” “就算十户人家中只有一户如此,这生不出来孩子的先不说,真生出来有问题的孩子,不是害了两家?孩子又何其无辜。” 文皎接道:“这些人家若不是姑表姨表近亲成亲,本可生下没问题的孩子。这些孩子或是读书,或是习武,或是种地,或是做生意,或是学点什么手艺,总能为大燕做些什么。一人两人不多,但几万几十万却不是小数目。” 苏皇后思忖一会儿,点头道:“让我想想这事该怎么办。” 再过了一会儿,苏皇后长叹一声:“若是真的,我可不用发愁启宁了……只是这孩子不愧是我养出来的,倔得很,往后婚事怎么样,也还难说……” 文皎愣了半晌,不敢置信的问:“jiejie,难道是景……” 仁永九年十一月初五,上皇驾崩,谥号为“靖”,史称燕靖祖。 仁永十年秋,太医院致仕太医姜枫姜院使走访三省,发现姑表姨表亲兄弟姐妹成婚,会致使夫妻无子,或是有子残疾的可能增大。 帝甚为重视此事,命各省府州县全力配合太医院并朝中天使调查。 仁永十二年三月,大燕律法新增条例,若有三代以内血亲之间成婚的,不论是男家血亲还是女家血亲,官府一律不许登记。私下成婚的,一经发现,依律解除婚姻,并对双方男女父母及媒人等仗责并罚银。 于仁永十二年三月之前已成婚的男女不做追责,已订婚还未成婚的须尽快退婚,不得完婚。 此律一出,大燕不知有多少夫妻抱头痛哭,多少小男女不得不放弃幻想含泪退婚,又有多少人家反目成仇。 幸而前面已经有了一二年的铺垫,朝中又多派人去宣传近亲成婚的害处,大燕前几年才大胜两回,这些年百姓生活得又不错,对朝廷都极信任,此律在民间施行并未遇到太大阻碍。 毕竟两家结亲都是想让孩子过得好的,又不是要结仇,传宗接代也是大事。既然近亲成婚有这么多害处,何必非要冒着犯律的危险结亲? 所以不但连定了亲的人家想明白后退了亲,还有不少成婚没几年的年轻小夫妻,也一同去衙门和离,各自安好。 七月二十一,太子燕启宁在皇上面前说过一回为何此律在民间施行有效,皇上点头道:“就是这个道理。大燕百姓虽大多都没读过书,却并非愚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百姓心里是很清楚的。朝廷多做好事,让百姓信任朝廷,政令才更好推行,大燕才不会落到前朝的境地啊……” 燕启宁恭敬应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