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节 (第3/3页)
城河发现了一名举子的尸体。经查验,此举子出自河东,昨日……昨日…曾在文仙楼与人发生矛盾,被去了手指…” “朕下令去的,”不等朝臣说完,上首的帝王就弯着殷红似血的薄唇,似笑非笑地问道,“朕最近是不是脾气太好了,才给了一些人错觉啊?” 他的语气轻轻柔柔地,漆黑的眼中却慢慢泛上一层红血丝,“朕未当场剐了他,但、可、以、剐了将他的死按在朕头上的人。” “诸卿,便与朕一同观看这剐刑吧!” 底下的臣子跪了一地,默然不语。 他们隐约嗅到了不一样的意味,心中发颤。 第三十九章 成姓举子的死在望京中可大可小, 往小了说,一个在酒楼众目睽睽之下写艳诗调戏贵人的举子被杀实则是罪有应得,毕竟在明面上若是冒犯了帝后,追究九族都不为过。 然而这事坏就坏在它的时机场合都不对, 先是尸体的惨状在闹市中被众人亲眼目睹, 再是如今正临秋闱, 举子众多,若是处理不好可是会招致天下读书人的骂名。 当今圣上司马戈在读书人中的名声本就不好, 事实上在发现这名举子尸体的时候众人都以为是陛下下的命令。 换言之即便不是陛下下的命令, 若是以往按照陛下的性子,这件事压根就不会过问,他根本就无所谓自己的声望威名, 也不在乎自己暴君的名头。 到头来在天下读书人心中致使举子死亡的人依旧是暴君司马戈。 今日京兆尹的人斗胆开口也是抱着陛下也许会听一听的念头, 举子群情激愤之下他也是左右为难。是与不是都要讨一个准话。 “朕未当场剐了他,但可以剐了将他的死按在朕头上的人。”顶上的帝王脸上带着血腥的意味, 回答了京兆尹的问题,成举子不是陛下下令杀死的! 京兆尹松了一口气,如此可给天下读书人一个交代, 陛下金口玉言,自然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举子欺骗与人。 然而,他的一口气还没有松完,阴晴不定的帝王又慢条斯理地开口了,“昨日身在文仙楼的所有人全部盘查关押,两日之内,朕要看到最终的结果。做不到, 卿和文仙楼的所有举子便以死谢罪吧!” 话音刚落, 殿外突然响起一阵整齐的金戈击声, 殿中臣子往外看去,却是列队整齐的龙虎卫,帝王近卫! 不得了了,陛下这是动了真格了! 一股寒意冲到天灵盖,有人意识到陛下这次怕是要对一两个世家动手了。 龙虎卫加上京兆尹去查一个小小举人的案子未免大动干戈,可是窥探帝王行踪、栽赃帝王、污蔑帝后声名,这背后定有望京大世族的参与,旁人可没这个和帝王作对的胆子。 究竟会是谁呢?几位重臣垂下眼眸,暗暗猜测起来,若说近日对陛下所为最不满的也是有几家呢。 朝会散去,临王世子却留了下来求见陛下,内监引着他到太宸殿中。 初进殿中,司马誉便嗅到了一股淡淡的血腥气,他心下一凛,躬身行了一大礼,“还望陛下恕罪,昨日臣弟于文仙楼中饮酒,未敢打扰陛下与娘娘同游。” 他心中清楚有龙虎卫在,他昨日在文仙楼的事情绝对瞒不住,与其被查出来还不如此时自己向司马戈坦白。 司马戈斜斜倚在软塌上,手臂上的玄色衣袍明显有一处眼色要深些,他半阖着眼皮像是未听到临王世子的话,就任由他一直跪在地上。 殿中气氛渐窒,良久司马誉又道,“陛下此行大动干戈怕是会引起非议,与陛下和娘娘都不利。” 昨日文仙楼不乏世家贵族,若一一盘问,定然会闹得满城风雨,更不要提从天南地北齐聚而来的举子。 “非议?”司马戈轻轻嗤笑一声,骤然一双凌厉的黑眸望向他,满目阴鸷,“杀了你杀了上宁宫的老太婆,无人敢再有非议!” “司马誉,你说朕所言可对?” 出乎意料,司马誉的脸色未有明显的变化,只是稍稍白了一些,他拱了拱手,唇角甚至露出一丝笑容来,“陛下一早便知晓他人之心,又放纵了那么多年,而今的变化着实令臣弟吃了一惊。臣弟猜,可是背后之人利用文仙楼一事牵扯到了不该牵扯的人?” 文仙楼一事,近的来看是加深陛下暴君之名的印象,远的来看那首艳诗流传出去,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新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