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挽_第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7节 (第2/2页)

主。”

    顺子愕然,还是照旧应了声好。

    李彻笑了笑,转身同大监一道往御书房去。

    第067章 折枝

    一连休沐三日,  这样的事情在朝中并不多见。

    圣旨一下,朝中官员纷纷在私下议论开来,若说京中的大事,  便是文帝亲自下旨让建安侯府分家,又让御史台彻查建安侯府三房私通宁王一事,  还在当日召了建安侯府的女儿入宫侍寝。几件事窜起一处,  足已在京中掀起轩然大波。

    这接连休沐的三日,应当是要在朝中,  给闹得沸沸扬扬的建安侯府一事做交待,  避免京中哗然。

    宁王之乱才结束,不少受牵连的世家如何获罪尚无最终定论;这三日,  应当也查不清建安侯府三房私通宁王一事。

    楚家之事还要再错综复杂些,  早前建安侯府二房的楚颂连曾在宁王逼宫当日曾入宫伴驾,  还拦下了刺客保了文帝性命,年关时候的论功行赏应当也是有位置的,  但这个关头忽得冒出来与宁王有染一事,怕是有人见不得建安侯府好的缘故。

    而陛下不仅没保建安侯府,  还亲自下旨干预建安侯府分家,又接了二房的女儿入宫,  想来,应是要保二房,  弃三房,  至于原本袭爵的大房怎么处置,一时便成了京中焦点。再加上还有消息传出,早前文帝是让礼部准备腊月二□□婚的,除却建安侯府二房的女儿,陛下似是也未曾心仪过旁的姑娘,  京中纷纷猜测,陛下原本是准备迎建安侯府的女儿入主中宫的,偏偏这个时候御史台参了建安侯府一本,大婚怕是要无疾而终……

    但细究下来,还有一处值得商榷。

    陛下下旨让御史台彻查此事。

    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和民生,本不是大理寺。

    但陛下的原话就是让御史台彻查,而不是大理寺彻查,这其中便有说道了,也大有不同。

    若是大理寺彻查,便是刑讯。

    大理寺彻查之事,基本等同于有罪,要由大理寺来要判是否无罪。

    但在御史台,便是确认是不是有罪。

    两者大相径庭。

    这接连休沐的三日,御史台上下只怕都焦头烂额,陛下若真是想查,便早就责令大理寺查办了,但眼下要御史台查办,那查是要查,但怎么个查法,往哪种程度查,都让整个御史台如履薄冰……

    只有监察御史心中清楚,这次因为温国公的事情,御史台惹恼了陛下。

    御史台本是监察之职,但受了温国公的意思,将折子递到了封相处,本就是公权私用,陛下是明说暗道他失职。

    让御史台查,御史台又不是大理寺,又无刑讯,怎么查?

    便是真查出了,大理寺还要再介入,届时会不会推翻,又要重查多久,这些都无定论。

    陛下是将难题丢还给了他和温国公,若是查不好,他和温国公都下不来台,御史台更是颜面扫地。

    监察御史是没想到这次骑虎难下。

    ……

    御书房内,封连持和魏宁正一同面见李彻。

    李彻也直言不讳,“朕召了安阳郡王回京,这休沐的三日,朕是在等他回朝。”

    安阳郡王?

    封连持和魏宁都愣住,当初因为兵权一事,安阳郡王在京中闹得颇不愉快,当初温国公最后一番谏言,才最终将安阳郡王给彻底压了下去,但眼下看,安阳郡王除了脾气暴躁些,却并不似温国公这般行一手遮天之事。

    而宁王之乱,安阳郡王亦有让陛下的心腹借道,还让了驻军同行。

    此事,陛下是记在心里的,陛下召安阳郡王入京也是出师有名。

    用安阳郡王来掣肘温国公再好不过,安阳郡王正憋了一肚子的气,在朝中,安阳郡王若是同温国公针锋相对,又是个口无遮拦的,温国公怕是要很花些心思招架。同朝为官,温国公又不可能压安阳郡王一头,只能看陛下眼色。

    陛下怕是要温国公两头不讨好。

    “魏宁,给朕好好查查国公府上下,他自己未必干净,还有底下的两个儿子,三个孙子,朕不信都是干净的。”李彻淡声。

    “是。”魏宁领至。

    封连持拱手,“陛下,温国公在国中颇有威望,不可一蹴而就。”

    封连持是担心他是气头上,不曾顾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李彻颔首,“朕心中有数,鲸吞桑食,总有树倒猢狲散的一日,朕不急,只是不能诸事都遂了他的意,让安阳郡王入京闹一闹也好,正好这个年关,朕也不想清静……”

    封连持再度拱手,“微臣知晓如何做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