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9节 (第2/3页)
情,都可以交给他去干。而且,于志新是个有闯劲的人,他干活也不局限于苏采青安排的内容,有些时候,他甚至会先苏采青一步,想到后面的计划。 果然有用的人才,能够省掉许多的麻烦。 “这次打开广州市场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苏采青对这次的新方案,没有什么疑虑。 于志新点头:“那我就按照我的计划去做了。” “可以,在你的职责范围内,你有最大的自主权。” 聊完了正事儿,苏采青说:“每次看到你的工作成果,我就觉得,百货大楼真是损失巨大。我可是白捡了一个大便宜。” 于志新笑了笑,说:“人家可不一定会这么觉得。而且,只有在你这儿,我才算是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在百货大楼,我完全是按照规章办事而已,不能有太多的自己的想法的。” 苏采青说:“那确实挺惨的。” “所以,我现在也理解一些,你为什么支持私营商业的发展,也很认同你这样的想法。” 由己推人,又有多少人被体制内的那些规矩,磋磨着时间。如果没有别的路可以走,那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很痛苦很绝望的事情。 “说明你是个明白人。”苏采青说。 闲叙了一会儿,于志新说:“我去了广州的话,文具厂的事情,就要你自己盯着了。手续都已经办完了,就是恢复生产的事情了。这个你比我在行。” 苏采青应道:“我知道了。” 她这次回到上海,计划之一就是要把文具厂的生产恢复过来。 自从打了官司后,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小白杨的产品一直处于终止生产的状态,市场已经空缺了许久了,如果再不尽快恢复,市场怕是会被别人占领了。 说干就干,苏采青去了浦东区,查看了一下厂里的情况,和许多国有厂一样,生产设备老化,生产观念落后,工人们也十分松散。 设备不是问题,王厂长是她的老上家了,设备的事儿不需要多说,他就给了十分实惠的价格,收款时间也有了一些富余,免得苏采青手忙脚乱的。 “我呀,就盼着你好好干,多开几个厂子,那样的话,我这厂子的效益,也就不用我这么cao心啦!”王厂长在电话里笑道。 苏采青说:“那就承您吉言,愿我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创造更多的价值吧。” “你完全可以的,这点毋庸置疑。” 王厂长,梁教授这样的长辈,倒是都挺欣赏苏采青的能力的。 得他们照拂,苏采青也得了许多便利。 这招工也好招,虽然已经不是国营厂了,可是苏采青这厂子能赚钱,能发出工资,人家就愿意来干活。这年头,在国营厂干活确实是舒服,可是现在机会越来越少了啊,总是要找出路的嘛。 人好招,可是人才不好找,苏采青需要几个懂设备的技术员,原厂的技术员,早已经寻别的出路去了。 这次苏小壮倒是非常麻利,给苏采青挖了个人来。 “王技术员?”苏采青看到那老实的男人,还有些意外。 王技术员,就是当初她去金沪文具厂谈合作的时候,给她老老实实,将厂里的打算和盘托出的技术员。 他还真是典型的搞技术的,脑子不太会拐弯的样子。 “您……您还记得我?”王技术员有些受宠若惊。 “我姐的记忆力,那是很厉害的。恰好你又让她记忆深刻,她当然记得你了!”苏小壮说。 苏采青没理苏小壮,直接问王技术员:“要去浦东上班,挺远的,你能去吗?” 王技术员露出一脸无奈:“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