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页 (第2/2页)
这个时候段易又把《兔子童谣》默念了一遍。 童谣里有两个关键词是“大兔子病了”、“五兔子死了”。他们之前没有找到太多线索,只能往也许5号死了,楚青就能活这个方向去推测。 可现在仔细想想,5号是楚青的替死鬼,这个推测是有问题的。 因为楚青直接就死了,她并不像童谣里的大兔子那样生过病,她不该指向童谣里的大兔子,那么五兔子也不该指向5号玩家。 所以不管从结果看,还是从童谣看,5号根本不是所谓的替死鬼,他实在死得冤枉。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闭上眼睛,段易仔细回忆了那第48个受害者的日记。 ——“他已经杀了47个了,我也许就是第48个。七七四十九……也许当他杀完49个人,他才会收手……所以,不要来这里!不要当第49个受害者!” 一笔一划清晰地在脑海里浮现。 最终段易的目光定格在了“也许”、“七七四十九”这两个词上。 仔细想想,这名受害者写下这篇日记的背景是什么? 那个时候他正在被周振安追杀。逃亡的间隙,他可能暂时躲在了某个地方。他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所以用生命里最后的时间写下这篇日记,目的是希望揭露周振安的罪行,希望不会再有人被害。尽管知道这线索被人发现的希望也许很渺茫,但这是他死前唯一能为自己、为其他受害者所做的事。 所以,他会在日记上强调周振安杀人的事实,告诫大家千万不要来这园林。 可周振安为什么杀人,他到底要杀多少个,这名受害人是根本不知道的! 周振安的脚步声也许就在附近徘徊,这名受害者处在巨大的恐慌中。这种情形下,他写下的日记,并不是每句话都能经得起推敲的。 在中国各类民间传说里,经常有什么九九八十一、七七四十九的字眼。 因而,在看见周振安杀了47个人的情况下,第48个人受害者会顺理成章地推测他是不是要杀49个才够,继而用了“也许”、“七七四十九”这些字眼。 他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分析论证,那种情况下,他只是将脑中灵光一闪的念头顺势记录了下来,尽可能多留下一点讯息给后人参考。 因此,所谓的“49”,可能根本仅仅是他的推测而已。 何况这园林并不大,大家实在已经把各个角落都翻遍了。这意味着古籍残页恐怕真的不存在第二页。复活楚青的条件,已经完整清楚地写在那一页古籍上。 如此,种种事实只能证明一件事——复活楚青的条件,就是拿着昆仑玉,杀一个跟她同一天生辰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