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页 (第2/2页)
他从打开的巴士大门,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是一位穿着郑重三件套西装的老人。 他背着手站在那里,即使面容苍老,也掩盖不住他浑身的慈祥柔光。 瞬间,律风顾不上师兄会不会生气,一腔情绪被这位等候许久的老人,炸得如翻腾的沸水,耳边都升起了激动的轰鸣。 他跟着下车的队伍,视线凝视着老人的身影。 当律风走出巴士,忍不住快步走了过去,又在殷知礼灿烂笑意里,踌躇不前。 律风有太多的话想说。 一时间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场。 殷知礼仿佛清楚他的犹豫,便哈哈笑道:“小风,我的祖国好吗?” 久违的相见,因为殷知礼从未变过的温柔态度,立刻跨过了时间带来的生疏。 律风慢慢走到他面前,轻声回答道:“老师,我们的祖国很好。” 他的话语甚至在殷知礼欣慰笑意里,无法克制地哽咽。 他说:“她还会越来越好。” 作者有话要说:说明一下,我特别怕读者会存在“华人华侨不回国就是不爱国”的观点。 因为国家不是独立的个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像殷知礼这样成绩卓越的人,留在英国,起到的作用比他回国更大。 在这篇文里,他能够以中国人的骄傲,打入西方世界,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成就,为更多优秀的学生创造前往建筑最高殿堂的机会,然后培养出像律风一样的人,回国奉献。 中国在世界上的风评,大家经过这两年应该都很清楚。 没有人替我们说话,我们就更需要自己人发出声音。 强大不是为了固步自封,而是为了万国来朝,为我所用。 第20章 殷知礼亲自在酒店迎接, 整个中国交流团轻松的气氛,瞬间变得严肃正经起来。 毕竟是国际建筑大师,他们这些人还在嘤嘤学语的时候, 殷知礼就已经开始设计建筑了。 在他面前,年近五十的老同志, 都变成了年轻人似的, 不敢在前辈面前失礼。 他们以为,这位老先生是为了看看律风, 并不在意他们这些陪衬。 没想到,殷知礼和律风短暂打过招呼,便笑着说:“大家一路上辛苦了,这几天就由我这个老家伙,陪大家说说话,聊聊中国和英国的建筑。等到明天, 参与这次专题交流会的建筑师们就会陆陆续续赶来,如果他们有什么失礼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他的话夹着大家熟悉的口音。 那一腔介于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中文, 亲切地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