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秩序_第4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页 (第1/2页)

    这种双重性深深植根于伊朗的治国理念中。它自称为伊斯兰共和国,暗示它的权威超越了领土的界限。居于伊朗权力结构最高点的阿亚图拉(先是霍梅尼,然后是他的继任者阿里middot;哈梅内伊)不仅是伊朗的政治领袖,而且被视为全球性的权威,是伊斯兰革命的最高领袖和伊斯兰乌玛及被压迫人民的领袖。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以一种严重违反外交豁免原则;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体系核心原则;的方式在世界舞台上亮相:它冲进美国驻德黑兰的使馆,把使馆人员扣为人质长达444天(2014年,现任伊朗政府把当年劫持人质那群人的翻译任命为伊朗驻联合国代表,此举等于宣告了那次行为的正确性)。本着类似的精神,阿亚图拉霍梅尼在1989年发布指令,判处英籍印度裔作家萨曼middot;拉什迪死刑,以此宣称自己掌握着全球的司法权威。拉什迪也是穆斯林,判处他死刑是因为他在英国和美国出版的一本书被认为冒犯了穆斯林。

    黎巴嫩的真主党和伊拉克的马赫迪军是非国家的民兵组织,它们挑战权威,通过恐怖袭击来达到目的。伊朗与部分领土遭这些组织占领的国家保持着正常的外交关系,但与此同时,它又出于宗教的原因为这些组织提供支持。伊朗政府为了推动伊斯兰革命,准许什叶和逊尼两派跨越教派间的鸿沟共同合作,以推动更广泛的反西方事业。比如,伊朗为逊尼派的圣战组织哈马斯提供武器打击以色列。据有些报道称,伊朗还为阿富汗的塔利班提供武器。14 9middot;11委员会的报告和2013年针对加拿大的一次恐怖袭击阴谋的调查结果都显示,基地组织成员在伊朗获得了根据地。

    关于推翻现存世界秩序的问题,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穆斯林基本上观点一致。尽管21世纪初在中东各地爆发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教义之争十分激烈,但赛义德middot;库特布的观点在实质上与伊朗政治领袖的观点并无二致。库特布坚信伊斯兰将重整世界秩序并最终统治世界,这一观点在那些把伊朗重塑为宗教革命发源地的人的心中引起了共鸣。库特布的著作在伊朗广为流传,有些是阿亚图拉阿里middot;哈梅内伊亲自翻译的。1967年,哈梅内伊翻译了库特布的著作《本宗教的未来》,在序言中他这样写道:

    这位崇高伟大的作家在此书的章节中试图hellip;hellip;先阐述宗教的实质,在表明了此一宗教的生机勃勃之后hellip;hellip;他以雄辩的说理和特有的世界观申明,世界的权力将最终掌握在我们宗教的手中,未来属于伊斯兰。15在反西方大业中,伊朗代表着占穆斯林少数的什叶派。伊朗认为,如果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超越教义上的分歧,就有可能成就大业。为此目的,伊朗宪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