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8节 (第2/2页)
不肯当众承认的,承认了就是自己怕死…… 石总督也没想到程卿直接把此事说了出来。 脑子一根筋? 不,脑子一根筋的人考不上状元,更守不住虹县。 那就是故意的。 就像程卿故意派人将捐款文书送去淮安城。 程卿的做法算不上错,荣九的确惹了麻烦。 不过正常的官员不会像程卿这样办事,看在总督府的面子上,也会将十万两银子的捐赠当作玩笑话,程卿直愣愣派人将文书送到淮安城,石总督被人捧惯了,自然不习惯程卿这样公事公办的态度。 石总督终于肯正眼看程卿了。 年轻人太自信,觉得用不上他这个漕运总督? “荣九!” 石总督叫了一声,荣九赶紧上前,石总督轻笑:“扬州荣家虽然商贾,也是扬州有头有脸的人物,你是荣家九少爷,在外面说话就代表着荣家的脸面,大丈夫一言九鼎,程学士说你要捐十万两银子,有你签字画押的文书在,那你就是砸锅卖铁都要凑够这十万两银子!” 石大人官做的大,说话也有水平,不知内情的人听了,仿佛是程卿有意勒索——她就是在理直气壮勒索,但事出有因,程卿并不心虚,就看看石总督和荣九一唱一和的要演什么戏。 荣九拿出一个匣子,里面装着厚厚一叠银票,捧到程卿面前: “这里有八万两银票,还有两万两,请程学士允许荣家再凑凑!” 第510章 :忽然升官,故人再见(2更) 这话说的,让人听了多不落忍啊! 好像程卿逼债要把人逼得倾家荡产一般。 众目睽睽的,这八万两银子程卿是还是不接? 不仅俞三眼睛要喷火,就是石总督带来的随从中,也有人愤怒——竟这样为难人,你们算什么东西? 一个卖主求荣往上爬的小人! 一个商贾家的儿子! 你们也配为难程小郎? 旁边的人轻轻扯了随从的衣袖。 不是说好要慢慢观察的么,总感觉同伴要挽着袖子冲上去打人了……要了解程小郎是个怎么样的人,眼下不是最好的机会吗,可以看看程小郎如何处理眼前的事。 程卿知道大伙儿都在看着她。 这点场面她就吓到了? 她从荣九手里接过木匣,十分市侩当面清点了银票,然后转手就给了程知绪,还教育荣九: “现在赈灾物资都统一由侍郎大人调配,这银票还是交给侍郎大人入账保管才好。早知道荣九少凑十万两银子这么艰难,本官当时就该拦下热血上头的荣九少。九少爷,你捐十万两和十两,在本官眼里都是一样高尚,如果剩下的两万两银子实在凑不出来就算了,本官等多久都行,淮南的灾民却—— ” 这就能将她军了? 天真! 银子是捐给淮南赈灾的,又不是流入程卿的腰包,她直接把银票给了程知绪,银票不经她手,她就沾不上半点好处。 至于剩下的两万两银子,荣九是否给,又要什么时候给,并不需要给程卿一个说法,真正需要这笔银子的是淮南的灾民! 她能等,不知道淮南的灾民能不能等,捐不捐剩下的两万两,荣九自己看着办吧! 俞三肩膀抖动,差点笑出声。 程卿丢他一个警告的眼神,要他千万忍住不许笑场,又拍了拍已然石化的荣九:“其实八万两银子也很多了,五河县外的流民,都要感谢九少爷的活命之恩。” “你——” 荣九觉得程卿看似在表扬他,实则在骂他,偏偏他一时还想不到反驳的说辞。 石总督感受到了程卿的机变和伶俐,知道这小小的刁难已被程卿随手化解,再追着不放好像他以大欺小,立刻转移了话题: “岂可让五殿下久侯,还烦请程侍郎带路。” 程知绪捧着装银票的匣子也笑:“荣九少爷慷慨解囊,殿下知道了也会高兴。” 石总督走在最前面,程知绪与祁指挥使都落后半步,以示对石总督的尊敬。 吏部侍郎和指挥使都不如漕运总督。 吏部尚书在这里,才能和漕运总督平起平坐。 一不小心又得罪了个大佬的程卿慢悠悠跟在后面,好像一点也不为前途担心。 程卿都不怕,俞三更不知“怕”怎么写,荣九嘴角抽搐,觉得自己跑来五河县可能是个错误的选择。 石总督的随从们经过程卿身边,有几人将程卿看了又看,大概是第一次看见有人这么不给石总督面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