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1节 (第1/2页)
就好比程知远,花了十几年时间才做到知县,再想往上升也不容易,大危机才有大功劳可立,程知远如果没因河台府贪墨案而死,事后多半会受提拔。 冯典史就比程知远运气好了,非常识趣为程卿做事,如今虹县抵御长巾贼大胜,论功行赏,自然有冯典史一份。 有这份功劳在,程卿想举荐冯典史当虹县知县,简直是十拿九稳。 等程卿离开,冯典史就是虹县的代知县了,只差朝廷正式任命! 而且有歼灭长巾贼的功劳在,冯典史以后的前途,不会只限于七品知县……冯典史已决定要抱紧程卿的大腿不放,哪怕程大人赈灾结束回了京城,也要与程大人时常联络感情。 不过程卿也只能举荐冯典史,郎千户、李百户,包括俞三等人要怎么论功行赏,就不是程卿能干涉的了。 特别是俞三,有骆竣盯着,怎会让俞三吃亏? 歼敌过万,郎千户亲自到城外翻检一番,却没找到长巾贼主帅的尸体,气得郎千户拿拳头捶墙: “真是可惜啊!” 孙安射中了那个“赵将军”,对方应该是在心腹的掩护下,趁乱逃走了。 程卿安慰生气的郎千户: “大人也不必惋惜,日后说不定还要遇到那主帅,再杀一回也是一样的!” 郎千户一想也对。 长巾贼都嚣张到去围攻淮安城了,朝廷岂会再容许贼人放肆,必要派兵剿匪了。 虹县离淮南不远,虹县的千户所肯定是第一批被派去淮南的,郎千户的确有机会再碰到“赵将军”。 郎千户从长巾贼的俘虏嘴里问出,长巾贼一共有八大将军,八将军之上是“天王”,“天王”是长巾贼的最高首领。 除了八大将军,还有一位“军师”辅佐着“天王”,深受“天王”的倚重,郎千户知道程卿很快要启程,叮嘱程卿要警惕长巾贼的“军师”: “听说他们的军师不常露面,却对‘天王’影响很深,八大将军相互不服气,也都很佩服‘军师’,说不定什么将军、天王都是明面上的傀儡,贼人的大军其实是掌握在‘军师’手里,程大人您可千万要小心提防!” 郎千户有个直觉,长巾贼的‘军师’会找程卿的麻烦。 至于原因嘛,不仅是程卿在虹县耗死了这么贼人,如果长巾贼的‘军师’是一个躲在暗处实际掌控贼军的聪明人,他一定想和真正的聪明人的较量。 俞三在县衙里休息了半日,养足了精神,闻言挑眉:“听着挺厉害,小爷倒是想会会这样的人物!” 从俘虏嘴里问到了有一位‘军师’的存在,郎千户都察觉到了异样,何况是俞三。 俞三咋说也是锦衣卫,对这些事更是敏锐。 俞三觉得,长巾贼的“军师”,就是他去淮南要找的目标人物! 第499章 :荣家来人(1更) 傍晚时,又有一队人马到了虹县。 一面大大的“荣”字旗插在马车顶上,两个领队的青年公子正是扬州荣家的荣五少和荣七少。 他们领着人到虹县时,虹县外正在焚烧尸体,被歼灭的长巾贼加起来好几千人,焚尸的声势浩大。 没受伤的漕军们在县城附近的山林砍了许多木柴,秋干物躁,这些木柴极好燃烧,熊熊火光吞噬了贼人尸身,也杜绝了可能发生的瘟疫—— 盐商之家的富少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还没进城,荣五和荣七就吐得稀里哗啦,扶着车窗才能勉强稳住身形。 昂贵的锦缎被撕扯成小块,系在脸上,遮住荣五和荣七的口鼻。 就算是这样,两位富少也能闻见无处不在的血腥味。 “虹县死了这么多人,小九还能活着?” 荣七瓮声问荣五。 荣五训斥荣七,“别胡说,小九吉人自有天相,肯定还活着,他若是对虹县的官儿表明身份,虹县这边必不敢怠慢他,这场战事虽然惨烈,看这样子却是朝廷的军队胜了!” 荣七撇撇嘴。 想到荣九可能在虹县官员的庇护下活得好好,还没怎么吃苦,荣七心里就不得劲儿。 谁叫人家有个嫁入总督府的亲jiejie呢? 早知道石大人能做漕运总督,嫁进石家就是守活寡,这门亲事也不会落到荣玉娘头上。 不过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有荣玉娘做靠山,荣家还真要看重荣九。 荣五和荣七带着人在县城门口被盘问了半日,才被允许进城。 他俩说自己是来找堂弟荣九的,就被领到了虹县县衙。 当然,俩人带着的家仆没被允许进城,现在长巾贼刚刚战败溃逃,虹县上下都对外来人口很警惕。 程卿听说荣家人来了虹县,很是高兴,亲自见了荣五和荣七。 一个“荣”字,在程卿心里代表着十万两赈灾银子,焉能不重视? 荣五和荣七得知荣九果然还活着,嘴上说着庆幸,心里却不约而同失望。 又知道程卿就是那位和荣九起了冲突的程状元,荣七看着程卿的眼神就更是古怪,仿佛想不明白程卿怎会庇护着荣九,让荣九活下来。 “程大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