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5节 (第2/3页)
情况,微臣先前已交给陛下一部分证据。臣查出天津粮仓的亏空,与卫所的糜烂关系密切,重要的是天津粮仓亏空的粮食流向了江南,微臣认为这才是关键点。” 江南是鱼米之乡,是大魏的大粮仓。 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养活了京城。 可从南方运到的漕粮,又被人从天津粮仓里偷盗出来,重新运回了南方。 皇帝的眉头紧皱。 “所以有人在用朕的粮食,去养朕的敌人?” 孟怀谨说的明明是江南,皇帝却想到了淮南的事,昨日八百里急报,长巾贼攻破了淮安城,甚至差点占据了淮安! 大魏这几年不太平,一年到尾,不是这里遭灾就是那里闹匪,皇帝一开始并没有将淮南的长巾贼放在眼里,若不是长巾贼占据了濠州的萧氏祖陵,皇帝都不会为长巾贼费太多心力。 可没想到,长巾贼发展的这样快速。 一群泥腿子造反,能这么有效率? 皇帝就觉得有人在暗中支持淮南的长巾贼,孟怀谨调查的结果,不过是证实了皇帝的猜测。 孟怀谨和皇后都没说话,皇帝显然怒意未消:“还有朕给淮南调拨四十万石赈灾粮,是用来救淮南受灾的百姓,不是给贼逆送军粮的!所以朝堂上有人参五皇儿和程卿他们,朕通通压了下来,希望他们不要令朕失望!” 孟怀谨刚回京城,并不知道在他滞留天津卫时,朝堂上为了淮南赈灾的事吵成什么样。 皇帝的火气冲着在淮南赈灾的五皇子和程卿等人去了,对天津三大卫所的事却避重就轻。 皇帝真的老了。 在圈禁了四皇子,训斥了三皇子后,对其他成年的儿子变得宽容起来,天津卫所的事,皇帝果然要高高抬起轻轻放下,可这样,对五皇子未免太不公平了……孟怀谨低头掩下真实情绪。 一直静默不做声的皇后忽道: “陛下若是觉得小五年纪轻做不好事,当初何必要同意小五去淮南赈灾呢?如今长巾贼猖獗,小五去淮南危机重重,朝堂上那些弹劾小五的大臣,也不知是受谁指使,臣妾真的很想知道,他们是看小五不顺眼,还是看臣妾不顺眼……或许小五唯一做错的,就是不该和臣妾亲近!” 第491章 :皇帝的补偿(1更) 皇后居然如此直白的把话说了出来。 朝堂上针对五皇子的弹劾,都是因为储君之争! 五皇子和皇后亲近,别的皇子就觉得五皇子有了倚靠要下场夺嫡了,所以五皇子去赈灾,其他留在京城的皇子们就拼命扯后腿——当然不用皇子们亲自下场撕,皇子们是暗地里指使大臣们弹劾五皇子,其中比较严重的指责就是五皇子在赈灾途中收受贿赂。 皇帝当然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儿。 五皇子又不傻,收了商人们的“捐款”还闷着不出声,早就以密折形式上报。 国库吃紧,赈灾淮南,皇帝只拨了十万两银子和四十万石粮食,有商贾愿意捐银,皇帝是乐见其成的。 至于商贾们是否自愿……皇帝需要在意吗? 皇帝把朝堂上弹劾五皇子、程卿等人的奏折压下,却又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并未将五皇子陈情的密折内容公布。 没想到皇后当着孟怀谨的面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皇帝有些尴尬,按理说孟怀谨应该很有眼色告退的,偏也杵在殿内不动。 皇后要等皇帝一个答案,孟怀谨也直言道: “臣认为五殿下和程卿他们前往淮南赈灾,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