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2节 (第1/2页)
程卿已经组织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人手,如何守城她就交给了郎千户指挥。 郎千户和李百户这两个卫所武官从没经历过这么大的战役,守虹县杀长巾贼的功劳,程卿这个文臣可能不太在乎,郎千户和李百户却很在乎。 两个人都处于极度的兴奋中。 城外,赵将军坐镇后方指挥大军进攻,小小一个虹县,城墙都没有三丈高,竟这般难攻。 义军不管从哪个方向进攻,城墙上都能冒出一群人来。 那算什么守城的兵卒,竟有妇人提着锅铲上城墙! 把两军交战,当成了泼妇干架? 简直是荒唐…… 可就是如此荒唐的‘兵卒’,竟守住了义军的猛攻。 虹县城墙上守城的兵卒来源复杂,手里的武器也千奇百怪,没有足够的盾牌,有人撑起半扇门板,或者干脆将家里的铁锅扛到城墙上倒扣着,也是刀枪不入、箭射不中……久攻不下,赵将军感觉愤怒的同时,又不受控制升起了一个荒诞的想法:锅铲家什都往下扔,打完仗不用做饭了? 两军交战,身为主帅的赵将军还能想这些,可见真是被气得失去了理智。 这一仗,足足打了一个多时辰,虹县的城墙愣是水泼不进,没有一处地方被长巾贼突破。 偶然有某处城墙看起来好像快守不住了,没等长巾贼大举进城,就遭到了虹县守城兵卒的疯狂反扑。 一个多时辰后,长巾贼们嗓子哑了,身体倦了,城墙下推起了无数同伴的尸体。 他们喊着为王少将军报仇,虹县的人往城门最高处悬挂了一个人头,人头下系着一条白幡,上面写着几个大字。 许多长巾贼都不识字,赵将军却是能识几个字的。 白幡上写的是“王少将军在此”……赵将军的天灵盖都在突突跳,他一下想到了刚才站在城墙上的年轻官员。 真是太气人了。 王家小子就剩下颗人头? 吊那么高做什么,又不是做腊猪头。 这么毒的损招,也只有狗朝廷的官才想得出来。 赵将军气血翻涌,叫来探子: “你可知是何人负责押送赈灾粮?” “回将军,是个姓程的官儿,好像是个状元……” 姓程的状元,又那么年轻,不就是今年的新科状元程卿吗? 今年四月时,淮南的旱灾还没有这么严重,淮南的老百姓仍有闲心关注官府贴出的告示。 南仪程卿,本朝第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民间都说这是真正的文曲星下凡! 赵将军也是个统帅几万大军的主将了,陡然得知虹县此时是程卿坐镇,竟有几分惶恐。 文曲星就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得行兵布阵有什么奇怪的,自己不过识得几个字,对四书五经一窍不通,能打得过文曲星?! 如果赵将军一个大字都不认识,战场上狭路相逢,他一个大老粗才不管什么鸟状元,恰恰是赵将军识得几个字,碰到了程卿这样的占了大魏文华魁首的状元郎,不由心生怯意。 说到底,无知者才能无畏,赵将军是个识字的半桶水,听见程卿的名头才会发憷。 程卿勾起了赵将军心底的不自信…… 赵将军脸色不好,总觉得就算攻进了虹县,仍有龙潭虎xue在等着他们—— “撤兵!” “撤兵,撤退到虹县五里之外驻扎!” …… 城墙下的长巾贼吹响了号角。 程卿诧异,这么快就撤退了? 郎千户也意外。 还以为长巾贼的第一波攻势会很猛。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大家都懂。 其实长巾贼要再坚持小半个时辰,虹县的防守就会出现疲态……郎千户脑子发热,若他手里有五千兵,就乘胜追击,追出城去杀得长巾贼屁股尿流。 可惜啊! 虹县这些临时兵丁,可以原地守城,却没办法带去开阔地带打仗! “程大人,您看……” “长巾贼从淮安城溃逃而来,一路没休整就直接攻城,贼人并不在最佳状态,如今自然要为他们的轻敌付出代价。” 城墙上的兵丁们累瘫在地,慢慢回过神来。 他们竟真的把虹县守住了? 不知谁先爆发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