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_第3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8节 (第1/2页)

    程卿既没有郎千户的乐观,也不似李百户那么悲观。

    不过淮安城的状况应是不太好,程卿派了茂国公府的两个护卫带着信物快马去淮安城报信,不知两人是否顺利进了总督府,反正两个护卫迄今也没折返。

    程卿很是过意不去。

    那是茂国公府的人,每折损一个,程卿欠下的人情债就要厚上一层。

    她不怕欠人情债,也不怕给抚恤银子,她是不想有人死亡。

    这不是游戏,死掉的人再也无法活过来。

    一条条性命,程卿把债都记在了长巾贼头上。

    ……

    在虹县上下隐隐期盼着长巾贼早来早完事儿,免得终日人心惶惶的时候,繁华的淮安城内,还有没有熄灭的火光。

    五万长巾贼是夸张了,攻打淮安城的长巾贼应有三万。

    要命的是长巾贼围攻淮安城时,石总督并不在淮安,城里无人能调动淮安的漕军,淮安知府匆忙组织人手御敌,没能抵挡住长巾贼三万大军。

    贼人在城里似有内应,竟晓得淮安城的兵力布防,最终攻破了防御最差的城门,涌入到城内。

    长巾贼一进城,淮安立刻陷入了混乱。

    长巾贼以杀尽天下狗官为宗旨,一进城就直奔漕运总督府而去,毕竟淮安城里最大狗官不是淮安知府,而是漕运总督!

    石总督的儿子拿了石总督的印鉴调漕军抗敌都迟了,长巾贼已经杀到了总督府门口。

    关键时刻,一名锦衣卫百户,带着五百卫所兵士援驰总督府,撑到了漕军大部队赶到。

    长巾贼攻打淮安城四天三夜,漕军的人数多过长巾贼,战斗力却不行,而且统帅不在,没有主心骨,就是石总督的儿子也不能完全指挥这支队伍。

    一时是漕军占了上风,一时是长巾贼占上风。

    进入城内的长巾贼烧杀抢掠,给淮安城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百姓伤亡。

    第五天,石总督赶回来了,接过漕军的指挥权,将长巾贼重创击溃!

    长巾贼们带着抢到手的粮食和财物匆匆撤离,石总督满面肃杀。

    这一战,淮安城内是满目疮痍,总督府的情形也很糟糕。

    石总督的独子身体不好,殚精竭虑与贼人周旋拼杀,还没撑到石总督返回淮安力挽狂澜,石少爷就吐了两回血。

    荣玉娘被贼人惊吓,身孕也没保住。

    她自己倒下了,丈夫也指望不上,还不知弟弟荣九如今是什么光景。

    荣玉娘的担心都化作了眼泪。

    她哭自己刚成型的孩儿,也哭病情加重的丈夫,更哭生死不明的亲弟弟,不顾刚刚小产的身体,挣扎着要爬起来去见公公。

    ——只有公公石总督发话,才能救弟弟!

    第481章 :因为舍不得啊(1更)

    石总督现在哪有心情救荣九。

    长巾贼虽然被击退了,淮安城仍处于一片混乱中。

    长巾贼有没有撤干净?

    或是有长巾贼趁着混乱,冒充了他人的身份留在了淮安——这在别的地方不太容易cao作,非当地百姓事后一查就要暴露,但淮安是运河上的大粮仓,异常繁华,码头船来船往都是外地客商,长巾贼攻打淮安时,那些客商一些死于贼手,一些则逃进了城内。

    客商们cao着天南地北的口音,若在淮安城内找不到熟人证明身份,石总督不会认可客商的路引凭证,就是怕长巾贼杀了客商夺了路引冒充客商的身份!

    石总督要做的事有千头万绪,没空派兵去救荣九。

    再说了,就是要救,又以什么借口去救荣九?

    石总督自己都要想一想,要如何写奏折上报此事呢,荣九又不是石总督的亲儿子!

    石总督的亲儿子因长巾贼攻入淮安一事,耗费心力御敌,累得吐了两回血,如今尚半死不活躺在床上,能不能活下来都不好说,石总督对此亦是忧心忡忡。

    虽然儿媳荣玉娘已为石家生了三个孙子,石家的香火是传下去了,但对石总督来说,孙子毕竟隔了一辈,石总督膝下就一个独子,他对儿子是疼爱的。

    荣玉娘着急救弟弟,石总督并不能感同身受。

    荣玉娘想求公公救人,石总督却要处理淮安城的事务,总督衙门人来人往,荣玉娘根本见不到石总督的面。

    两个来送信求救的茂国公府护卫,蹲守在总督府外,后知后觉回过神来。

    石大奶奶并不像传说中那么管用啊,真不知荣九少爷何来的底气嚣张!

    那现在怎么办?

    其实茂国公府两个护卫快马赶到淮安报信时已经迟了,长巾贼已经包围了淮安,不用他们报信,有眼睛的淮安人都知道了这一消息。

    两个护卫也是花了很大功夫才进了城,一路杀到了总督府,用荣九身上扯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