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7节 (第1/3页)
若真对妻子一往情深,以往怎不好好珍惜! 一个男子若想对妻子好,总是有办法的。 就像董劲秋自己,从前也没有和女子相处的经验,如今虽与程慧成亲小半年,仍然在摸索如何当一个好丈夫。 梅翰林看着杨家父子,面色不善: “蒹葭为何小产,你们心里明白,侯府门楣高,梅家高攀不起,不如叫蒹葭和离归家,今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杨世子脸色变来变去,觉得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但不能叫程卿和董劲秋两个外人在场,有这俩人在,梅翰林越发要端着座师的架子不让步。 沉吟片刻,杨世子才含糊道:“纵要和离,也不是一时片刻能说好的,你我两家可以慢慢商议。” 和离不像休妻,休妻只要写一封休书让女方搬离男方家就行,和离文书却要去官府存档,就像杨世子所言,一时片刻办不好。两家还有聘礼和嫁妆要掰扯,梅翰林知道杨世子在拖延时间,却也没法拒绝。 程卿知道这才是自己和董劲秋该告辞的时候了。 临走之前也没给杨家父子留脸面,直言自己若在在外听到她与梅小姐有私情的谣言,就只会找长兴侯府算账。 辱她清名就是断她前程,前程都没了,她留得功名有何用? 别说功名,就是连性命她都肯拼着不要,一定要找仇人算账! 杨世子很是无语,他就没见过哪个读书人像程卿这么直白。 “改日再来探望恩师,不耽误恩师处理家事了,若有学生能帮忙的地方,恩师千万别客气。” 梅、杨两家的事程卿本没有资格介入,谁让杨戴英脑子不好要胡乱攀扯,如今这事儿也变得和程卿有关,她就是管了,杨家也憋不出一个反对的屁来。 程卿和董劲秋离开梅府,董劲秋还愤愤不平。 “姐夫,不必和那样的蠢人生气,像杨戴英那样的人哪里配得上恩师的千金?杨戴英自己的损失才是最大的,有好妻子却不珍惜,我倒想看看杨戴英以后能有多大出息,长兴侯府又能过得多兴旺!” 娶对一个老婆,一个家能旺三代。 娶错老婆,毁三代都不止。 梅小姐若能管理长兴侯府的中馈,不说让侯府更上一层楼吧,应该不会拖侯府的后腿——梅小姐知道杨戴杰被赶出国子监不是程卿的错,所以被逼着去找程卿求情时很羞愤,包括在赏梅会上冒险提点程卿不要中计,这姑娘有基本的是非观,做人做事都有分寸,这样的性子不说锐意进取,至少能守成。 相比起来,长兴侯世子夫人的做事待人的水平都差的太远。 难怪长兴侯府日渐没落。 如果子孙中再没有争气的,长兴侯府很快连现在的体面都撑不起了吧! 程卿走后,杨家父子也离开了梅家。 没了外男在,梅夫人才现身。 既然梅蒹葭已经做出了抉择,要与杨戴英和离,梅翰林和梅夫人都是支持的。 一家三口和和气气坐下来,说的是如何快点处理好此事。 再三确认梅蒹葭提和离不是一时冲动后,梅夫人就有话说了: “杨家肯定不会轻易同意,杨老侯爷百年之后,杨家连现在的体面都延续不下去,老爷您恰好又被点为会试主考官,有咱家这样的姻亲,杨家怎会轻易放弃?” 人性之恶,有贪婪,有自私,有太多东西,梅夫人护着弟妹长大,哪样没见过! 杨家若发现梅蒹葭和离的心思坚定,确认无法挽回后,一定不会让梅蒹葭轻轻松松脱身。 梅翰林倒不在意那些财物,杨家的聘礼他肯定要退,至于女儿的嫁妆能不能全拿回来倒无所谓。 如果能顺利解决此事,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