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4节 (第2/2页)
三品顺天府尹,面对长公主府,竟也如此卑微? 皇上看着奏本,一时想了许多。 皇上愿意给胞妹地位和圣宠,是因为在他登基时,福贞立下了巨大功劳,甚至连福贞的驸马,也是为了助他登上帝位而受了重伤,几年后伤重不治英年早逝。 然而看见本该效忠自己的臣子表现出畏惧福贞的样子,皇上心头又颇不是滋味。 福贞的一切都是他给予的。 所有臣子的官位,也是他给予的。 一个三品大员,不该惧怕福贞。 柔嘉只是一个县主,也太恣意妄为了一些! 长公主还没面圣申辩呢,看了梁启年的奏本,连皇帝本人都有几分信了此事是柔嘉所为。 国子监那些勋贵子弟,平时吊儿郎当的不务正业,讨好柔嘉都来不及,是决计不敢冤枉柔嘉的。 柔嘉派人劫杀程卿,皇上只信了五分。 柔嘉让那些勋贵子弟把程卿赶出国子监,皇上立刻信了十分! 程卿好歹是忠臣之后,皇上亲自下旨恩荫入国子监的,柔嘉这样做,是完全没考虑过皇上的颜面——这事儿若不被朝臣知道也罢了,那几个勋贵子弟既被顺天府衙门带走,朝臣们知道是迟早的事,毕竟不能把那几个勋贵子弟在顺天府衙门关一辈子! 朝臣们若知道了,皇上想不处罚柔嘉都不行。 皇上让程卿入国子监读书,柔嘉要赶程卿离开国子监。 皇上知道了还不处罚,是践踏皇帝本人的威信! 他下的圣旨,不如一个小小县主的话管用,算什么金口玉言? 御前伺候的宫人们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也不知梁大人在奏本里写了什么,让皇上如此生气。 此时,有宫人来禀,说福贞长公主入宫面圣。 皇上放下梁启年的奏本,揉了揉眉心: “朕今日政事繁忙,让她过几日再进宫吧。” 皇上居然不见福贞长公主? 御前伺候的宫人们心中着实震惊。 这些年来,皇上有多么宠信福贞长公主,整个皇宫上下这么多双眼睛都看着呢,若真是政事繁忙也罢,今日明明就…… 宫人都如此震惊,可想而知福贞长公主是什么心情了。 这么多年,皇兄还没有对她拒见过! 福贞能有今日的地位,靠的可不全是当年的功劳。 她在皇帝面前表现出来的,都是以皇帝的利益为先。 嫔妃们为了儿子的将来和身后的家族,会在皇帝面前演戏,会向皇帝索取。福贞自第一任驸马死后拒绝再嫁,膝下只有柔嘉一个独女,连个儿子都没有,她能为谁去争? 苦心经营多年,靠着这种人设,福贞渡过了许多次信任危机。 她就不信,这样一件小事,能毁了自己的苦心经营。 皇上不见福贞,福贞也没有立刻出宫,反而去求见了太后。 太后问她怎不带柔嘉一起进宫:“再过两天就是柔嘉的生辰了,哀家这腿脚不利索,冬日里也不爱动弹,就不去你们府上了,正说要召你们母女入宫把柔嘉的生辰礼给她,你来得可巧!” 太后说着,就命人取来送给柔嘉的生辰礼。 那是一个金镶美玉的璎珞项圈。 金圈上刻着百鸟图,细细的圈上,鸟儿的羽毛都根根分明,可见工艺的精湛。 金圈下坠着的一块美玉剔透无瑕,在这殿内观看都有濛濛宝光。 美玉正面刻有“平安”,背后则刻“喜乐”,表达了太后对外孙女的美好祝愿。 这样的璎珞在普通人家难见,在这皇宫里又不算多难得。 福贞摩挲着璎珞,替女儿谢恩: “柔嘉肯定会喜欢的!” 太后也颇为自得,“这些都是俗物,送给柔嘉做生辰礼勉强可行,哀家还另外为她准备了一份大礼!” 福贞立刻很配合追问。 太后最后还是忍不住透漏了口风。 “柔嘉这孩子转眼也到了出嫁的年龄,她要嫁给谁,是你和你皇兄商议的事,哀家也不欲插手。你是公主,柔嘉再得宠也是皇室的外姓人,按祖制只能封县主……哀家前些日子和你皇兄提了,想破例将柔嘉册封为郡主。” 福贞感动落泪。 按大魏祖制,公主之女只能封县主,王爷之女才能封郡主。 柔嘉如此得宠,又是自己的独生爱女,破格封郡主早在福贞意料中。 然而太后加恩的时机太不巧了! 想到皇上刚才拒见自己,福贞觉得女儿的郡主封号恐怕会没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