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节 (第2/3页)
方忽然停口,程瑁下意识追问:“那宗室和朝臣最终同意了吗?” 程卿笑笑,“瑁堂哥,代宗皇帝的帝陵就在天寿山,你说宗室和朝臣有没有同意!” 那自是同意了。 不然代宗皇帝的帝陵就要迁去金山口了。 果然规矩什么的都是狗屁。 ——天下最肆意妄为的就是皇帝,皇帝想做什么就没有办不成的,如果没办到,那一定是皇帝本人不够强硬! 第174章 :借古讽今(3更) 程卿说完,议事厅里的族人才慢慢回过味来。 敢情程卿和五老爷一早就商量好了。 代宗皇帝威胁宗室和朝臣说,不许同昌公主葬入帝陵,就把自己帝陵搬离天寿山,五老爷刚才的话和代宗皇帝的话如出一辙。 大家不同意程蓉葬入祖坟,五老爷自己也不葬入祖坟。 他连祖坟都不想葬进去,还当什么族长,还为族里鞠躬尽瘁,那岂不是有病? 程卿用代宗皇帝的旧事,强调了五老爷的决心。 族老们都悚然而惊。 族里可不能没有五老爷啊! 五老爷或许不适合入仕,但真是太适合当族长了,一时之间让他们推选别人,哪有比五老爷更适合的? 五老爷的心态,程卿已经讲得明白,也给了族老们可下的台阶。 面子上,又有皇帝给的哀荣和封号,程蓉也的确和其他未嫁女不同。 公主是比县主尊贵,但本朝就有公主葬入帝陵的先例,让程蓉这位县主葬入程氏祖坟,好像也还行? 何况族中小辈们自己都不介意。 这事儿也从侧面激发了他们的志气。 将来科考失败,若怨到程蓉坏风水一事上,那就是自扇嘴巴子了。 里子和面子都说得过去,族老们走到一起商议一番,索性就想成全了五老爷。没等族老们表态,程珩父亲哼哼唧唧: “代宗皇帝为本朝第三任皇帝,是个圣明君主,与孝惠皇后倒是伉俪情深,膝下无子,过继了亲王之子立为太子,代宗皇帝薨逝后,太子继位大统,是为后来的宪宗皇帝,程卿你不要信口胡说,代宗皇帝与宗室和朝臣对抗,让同昌公主葬入帝陵一事,我未曾听说,也没有在书上看过,你从哪里看到了后人牵强附会的野史传说,竟也能当真!” 程珩父亲的意思,程卿是胡说八道。 族老们都觉得他太闹腾,程卿自己倒不生气,反而笑眯眯道: “正是这次去京城得知的,皇室辛秘,普通百姓不得而知,修史编典的翰林官才能知道呢,堂伯莫急,待我将来入了翰林,一定为堂伯将这段史证摘抄出来给堂伯过目。” ——你不知道,是因为你连翰林院都没入过,没资格接触到这些史料。 ——不过不要紧,你当年考不入翰林院,你儿子程珩可能也考不进去,但我能考进去,等我将来入了翰林院,一定记着这事儿。 把程卿的话稍微翻译下,就是以上意思。 程父都想跳起来打人了。 小瘪崽子,凭什么咒他儿子进不了翰林院?! 程三老爷都看不下去了,咳了两声: “好了!揪着个小辈不放,你也要有点做人长辈的气度,卿哥儿还敢在这种事上说假话吗?他说有此事,就肯定有!” “谢谢三叔爷信任,还是三叔爷英明!“ 程卿嘴甜顺杆子爬,程三老爷被她马屁拍的舒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