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7节 (第2/2页)
,唉! 搞得大家想欺骗自己是时运不济都没办法,学问还不如年龄小的,到底是他们蠢呢还是不够刻苦呢? 呜呼,可能是两个原因都有…… 落榜考生都觉得自己悲伤辣么大,好在只是个府试,今年不过明年可以继续考,失落归失落,众目睽睽之下还不至于失态。 程珩受不了。 他觉得程卿在嘲笑他,同族兄弟在嘲笑他,羞愤难当,嘴里喊着“我的策论写的极好”挤出人群跑了,小厮急忙去追,连鞋都跑掉了一只。 “唉,又疯了一个!” 众人唏嘘。 为了科考发疯的,年年都有,也不缺程珩这么一个,大家连看戏的欲望都没多少。 几个程氏子弟觉得脸火辣辣的。 天啊,程珩真是够了! 大家都是姓程的,心里有想比试的想法,不用大声嚷嚷告诉外人吧? 何况又是输了。 这样的表现摆明了就是输不起咯。 比单纯输给程卿更丢人! 程卿人逢喜事精神爽,并没有痛打落水狗,还不吝惜表达自己的大度,央求五房的下人帮忙找一下程珩: “珩堂兄一时受不了打击才言行失常,我不生堂兄的气了,千万要把他人找到,我怕他一时失态做出什么傻事!” 五房的下人听从吩咐去找人。 同族几个子弟都对程卿服气了,夸程卿有容人之量。 程卿摆手,“珩堂兄以后若还针对我,我照样会毫不客气还击。但不管我俩怎么斗,那是关起门的内部矛盾,可在外面我们南仪程氏是个整体,同族兄弟还相互扯后腿,不是让外人看笑话吗?” 程卿来了大魏有一年,也搞清了宗族的意义。 关上门随便打,走出去却是一家,她穿越前所在的家庭也差不多是这样,虽比不上南仪程氏有底蕴,那也是有名有姓的新贵,到了程卿这一辈更是脱去了暴发户的土气。 原来的程家,和现在的南仪程氏本质上也没什么差别。 族里的资源肯定要争的,但伙同外人一起打压程氏子弟万万不行,不管是从前程家的大家长还是如今的五老爷,都不愿意看见那样的画面。 五老爷上门去训斥朱氏,正因为朱氏触犯了五老爷的底线。 弄明白这点,程卿就比较好拿捏分寸了。 当众说几句好话又不少块rou,以后再收拾起程珩,没人会批评她。 程卿笑眯眯的接受着众人的恭维,一路被簇拥着回了落脚的小院。五房的家仆给力,已是找到了程珩,不过程珩不愿意和程卿几人见面,躲在房间里不出来。 这次来参加府试的程氏子弟,除了大意失荆州的程珩,包括程卿在内的所有人都考过了府试成为‘童生’。 现在他们要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留在宣都府安心温书以等待五月的院试,二是收拾行李回南仪县,过段时间再来。 “宣都是省府,学道大人常驻在此,院试也是先由宣都府开始,我们一来一回的多有周折,不如留在宣都府备考……” 族兄一边说话,一边看向程卿。 程卿明明是年纪最小的,却又似乎成了份量最重的,族兄年纪居长,下意识征询程卿的意见。 程卿想了想还真是不同打算: “我个人却是倾向于回南仪去的,我们自己温书,哪有在书院方便,遇到问题随时能请教各位夫子和师兄们,虽然离院试不足一个月时间,但用这段时间继续求道解惑,或许能让我们的学问再上一个台阶。” 这倒也是。 闭门造车,谁来指点谁? 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遇到不懂的经义,那就是相互耽误了! 程卿见几人已经意动,又添了力气劝说: “何况宣都是一省首府,不知比南仪小地方热闹多少倍,在南仪老家,我们面临的诱惑少,在书院有夫子约束,在家有长辈管教,心思都不敢涣散,滞留宣都不走,一天两天的能不出门凑热闹,十天半月的能不能忍……各位族兄,我自问是没那个定力的,所以想回南仪去!” 程卿这话可谓是肺腑之言了,众人看她的眼光比之前更亲近。 主张留在宣都备考的族兄更是长揖致谢: “亏我还年长你几岁,竟没考虑到这些。小郎你不仅学问好,人品更令为兄钦佩,你本可不告诉我们这些的!” 先前还叫程卿大名,如今干脆改口叫了‘小郎’。 反正一群人里,程卿年纪最小,叫小郎也不算错。 在族里算肯定有比程卿更小的,但几人同来参加府试,又有了与众不同的交情,在他们眼里,倒只看进去一个程卿了。 程卿就是小郎,小郎也特指程卿,称呼里包含着难以言喻的亲近之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