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节 (第2/3页)
要想和婆婆一样当诰命老夫人,黄氏只能指望亲儿子将来有出息! 黄氏是瞧着程卿的表现,担心程卿将来报复二房。 她嫁到程家时,程知远早就分家离开了南仪县,黄氏和倒霉的大伯子并无机会来往。 无冤无仇的,凭什么让他们夫妻俩当这个恶人? 别的不说,当日拦着程知远棺柩不让进府的,正是黄氏的丈夫程知述! 等程知述回来了,黄氏还刻意提醒了几句: “老话都说莫欺少年穷,程卿将来若有大出息,我们如何是好?” 程知述不以为然,“你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孽畜唬住了,他在文会上出的那点风头过段时间也就散了,功名都没有,谈什么出息!” 黄氏抿唇,“他能考上书院,每月考试的排名一次比一次高,照这样下去,有功名也是迟早的事。要我说,上一辈的恩怨何必牵扯到现在,母亲不喜大哥一家,我们避得远远不就好了,你先前不让大哥棺柩进门,县里怎么议论你的……咱们做这些事并没有好处呀!” 程知述脸上浮现出怪诞的笑容。 “杞人忧天说的就是你,他想考功名是不可能的,实话同你讲,赈灾银贪墨案事关邺王,不管大哥有没有贪墨,倒霉牵扯其中想翻案根本不可能,朝廷早晚要定罪,犯官之子不得参加科考,那小孽畜永远都不可能有大出息!” 第49章 :只想深藏功与名! 邺王。 黄氏紧紧闭上了嘴巴。 那可是大魏朝权势赫赫的大人物,不是她这样的内宅妇人能随便议论的。 大魏建国多少年,‘邺王’的封号就存在了多少年,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还有北面一大片封地! 邺王一脉同出皇族萧氏,当年萧太祖带领同族起兵,夺得天下后论功行赏,封了亲弟弟做第一代邺王,为大魏镇守北蛮,时移势迁,当初的开国功臣有许多都丢掉了爵位走向落寞,唯有邺王府长盛不衰。 邺王也对得起大魏历代天子的信重,为了抵御北蛮南下,邺王一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每一辈都有直系血脉在战场上牺牲……天下太平久也,北蛮也被邺王打怕了,从最初的大举入侵到近些年只敢时不时在边境sao扰,谁不知道这是历代邺王的功劳! “怎就牵扯到了邺王?” 黄氏喃喃低语,她是真的好奇,程知远任职的河台府在大魏东边儿,邺王的封地在极北苦寒之地,从地理位置上看不该有交集才对。 程知述也仅知道点皮毛,还是从二哥程知绪信里看来,但在黄氏面前怎能说自己不懂,胡乱呵斥了黄氏几句让她少打听: “总之这件事牵扯到了邺王便不好结案,天子信重邺王,不肯让邺王的名声受损,被贪墨的灾银能追回最好,追不回来只有严惩涉案的官员而不是刨根究底,你只要知道大哥程知远翻案无望,那小孽畜再有才华又如何,到头来连南仪县都考不出去……你莫要在无足轻重的人身上浪费精力,有那空闲时间,不如多去母亲面前尽孝,多关心珪哥,说不得二哥又要往上升一升!” 程知述说了一大通,黄氏就听明白两点。 第一,程卿有没有才华都无用,受到程知远牵连会丢掉科考资格,不足为虑。 第二,程珪的父亲程知绪又要高升了,程知绪如今做着从五品的知州,再往上升半阶是正五品,要是连跳一大阶,岂不就成了四品官? 黄氏听得心中火热。 俞知府就是四品官,在宣都府虽不能置产买地,跟着俞知府上任的家人,在府城做的生意却不小,这是不用明说的潜规则。 程知绪若能当个执掌一方的知府,她丈夫程知述就不用窝在家里打理祖产,也跟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