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节 (第2/3页)
你城里也没亲戚啊。” “那不也能打到别的公社吗?以后有啥事儿了,也不用走老远的路了。” “听说很贵。” “贵也要用一次。这辈子总得多点见识。你们说那些臭……咳咳,老师们会不会做电话啊?要是能教会咱队里娃子们学会做电话就好了, 以后咱队里就光做电话, 那日子也不会差。” “肯定不会,那多难啊。不过能做机器就很厉害了。” 在队员们议论纷纷的时候,苏青玉也在和大队的社员们开会。 现在啥事儿都安排好了,队里的工作要重新安排了。 开荒的监工的事儿, 就交给大队记分员苏小六来管。 安排人播种的时候,苏青玉几提议把老知识分子中的廖老师也加进去。“他是专业农学的。这批种子毕竟是新品种,他比我们更懂。这是最好的安排。” 经过之前邢教授他们改造机器带来的好处, 队里已经不排斥这些老知识分子们了。也不在用臭老九这个称呼。 现在听到苏青玉安排这些人监督种地, 也再没之前那样反对了。 苏青玉笑道, “开荒种良种的事儿安排好了,我得提另外一件事儿了。榨油厂之前也就一直说说,现在机器也定了, 我就准备先把人给招起来了。” “……” 大队干部们沉默了一下,“这么快?” “不快了,人不到位,油厂开不起来。好些工作我们要提前安排。现在干啥都需要做计划,特别是油厂,咱没计划,都不知道要产多少油才行。所以我准备先接单子,按照单子做计划产油。” 大队干部们没开过场,不懂这些弯弯道道的。 他们就担心一件事儿,招工的话,队里劳动力又少了。本来弄机械回来就是为了多种地,现在开了厂子,又要招工了。这不就影响了之前的计划吗? 他们现在能站在这个角度考虑问题,一方面是自家人也安排了,再有岗位也不可能再占更多的了。也没那个脸面。二是现在也盼着大队发展好了,以后大家日子能过的更好。 苏青玉突然道,“油厂第一批工人,我准备从外面招知青同志。” “……其他大队的知青?” 大队干部被她这决定弄蒙了。 虽然说他们觉得用自己队里人影响种地计划,但是听到请外人,还是有些抵触。 苏青玉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农村开厂可不容易。咱之前开加米厂和养猪场,那是因为农民同志需要,这是生活根本,需要用到的人工人也不多,所以好批准。可开了榨油厂那性质就不一样了,属于给集体盈利的单位,根据政策,农民同志和工人同志分工明确,农村开厂审核也严格的。咱们队里要是一直开厂用自己队里的人,这厂子就不好批了。我琢磨着先把厂子开起来,以后再慢慢调整吧。” 大队干部们觉得苏青玉这分析有道理。这么多人当了老师了,再去弄一批人当榨油厂工人,到时候真要出事儿了。 苏青玉道,“等厂子开起来了,这些知青用处也比咱队里年轻人用处大。你们想想,这厂子开起来了,咱把油卖给谁?直接卖给公社,公社一下子能拿出钱来吗,到时候只能一步步的往上面交。啥时候结钱都说不准。但是用知青就不同了,他们都是城里来的同志,对城里熟悉,找单位买咱们的油,就容易多了。到时候咱自己卖了钱,再给公社那边交公粮,主动权就咱们自己手里了。” 一个盈利性的厂子,咋能没有专门的销售呢。总不能什么都是她去干,那她还用忙别的工作吗? 毫无疑问的,城里来的知青比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