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8页 (第2/2页)
第94章 春秋 和以往不同, 今晚召宗懿进宫的人却不是纳兰玉,而是完颜旻。 完颜旻连夜把宗懿召进宫,是因为朝廷里出大事了。今年殿试才考出来的不少进士们“造反”了。 当下的进士要入朝为官, 还需要一道额外的程序。那就是由枢密院协调六部门组织一次当面或不当面的选拔, 从当年新晋的进士里,对各部门自认为适合入朝为官的人分别予以提名, 再由枢密使拟一个建议稿,送达完颜旻手中,由完颜旻对这批新晋官员, 予以最后确定,并颁旨封官。 今晚完颜旻急召宗懿进宫, 也正是因为这批新进士们出问题了。 说他们“造反”,便是因为今年新晋的进士里面, 有为数不多的女真人,大部分都是汉人子弟。而枢密院和六部门在提名官员的时候,偏偏就避开了这大部分的汉人子弟,只选了为数不多的十几个女真人。 待盖有御印的封官诏书一出,天下汉人学子哗然。 不论是进士, 还是没考上进士的贡生、童生们都怒了,枢密院或许是有他们基于帝国安全方面的考虑,建国初期的京官还是限于本民族的人为好。可这样的政策分明就捅了马蜂窝, 天下的学子们开启了群嘲模式, 纷纷对朝廷的政策提出了质疑, 也对完颜旻的人品和用人唯贤的口号产生了怀疑。 更有不怕事的“刺头”写了一封《告女真皇帝书》,公开讽刺完颜旻的科举政策就是作秀,是对天下莘莘学子们多年寒窗苦读的讽刺。 “今天叫你们来,便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完颜旻端坐王座, 一脸严肃地向众人提问。他的身旁围坐了一圈的人,是完颜旻的五个儿子。 “枢密院的意思是,今次入仕,除非有非用不可的原因,六部之中绝不可以有汉人加入。但科举要搞,一来可以为国家检阅人才,实在优秀的汉人进士,可以去各地方嘛,十九个府院,二百二十个州,数不尽的将军府,更何况,各地的书院也是需要人才的嘛! 但这些汉人书生,偏就不懂这些,眼皮子浅到只盯会着朝中那几个眼馋的位置,一有个不如意,便如此胡闹,张口骂街又写檄文的。今天吏部尚书刚送来这份手折时,政事堂里的左右相和几名中枢大臣都在,大家的意见也都很大,各执一词。因事发突然,本汗夜召你们哥儿几个进宫,也是想听听看,你们都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问题一出,堂下皆默然。 这件事不好办,女真人第一次执掌中原,论考科举,女真人肯定考不过科举了几百年的汉人。一方面如若按照前朝入仕的政策吸纳朝廷官吏,那女真的官府里面将很快就被汉人们充斥,那么完颜旻如此费心费力打下这千里江山,又有什么意思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