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页 (第1/2页)
“学生们都散了……你们在聊什么?” 然而这边京余学姐还没有结束她的即兴演讲,她抬抬手示意他先闭嘴。 “所以就是这样嘛。谁说女生不能主动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有当一个人愿意打破被动状态,控制不住地想要接近他、靠近他,那才能说明体内的荷尔蒙在用生物化学机制告诉你‘这就是对的人没错了。’你也可以试试看,其实我觉得只要两个人真的有在一起的冲动,社交媒体什么的就都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已” 京余学姐慷慨激昂的双手握拳,见黎湉还是有些忸怩。她索性转向被晾在走廊上一脸困惑的菲利普抛去一个问题。 “作为在场唯一男性,说说看你对在两性关系中掌握主动权的女性怎么看?” 菲利普摸着下巴也想了几秒。 “这我觉得从我个人而言得看男性是否对这个女性有好感,心理学是你的领域,我不太好说,但我可以从博弈论角度来分析一下女性采取主动的优势。” 这的确是一个少见的切入点,在场两位女性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在工业革命和女权运动之后,两性差距至少在发达城市中趋于平等。所以我们先假设 A 女士要去追求 A 先生,她掌握主动权踏出第一步邀请对方吃饭,对方有 50%的概率拒绝,也有 50%的概率接受。拒绝代表 A 先生对 A 女士并不来电,同意代表他们有跟进一步的发展可能,他们可能会先共进晚餐,再有 50%的概率进行下一次 date,下一次 date 又有 50%的概率建立正式男女朋友关系……在 A 女士的主动下,所有的结果都是一目了然,逻辑也是环环相接的。但如果看采取守势策略的 B 女士,那么其实此时主动权是完全掌握在 B 先生手里的,B 先生有 50%的概率约她出来,也有 50%的概率不约。被动的 B 女士唯一够做的就是坐在家里,守在电话旁祈祷 B 先生能够想起她来,所以女性采取被动的结果就是将整件事情走向的决定权全部交给了男性。” 走廊里没有白板也没有幻灯片,菲利普却将这一长串的逻辑推演过程讲述的清晰而易于理解。 “所以从博弈论的角度上来说,主动策略更优于被动策略,因为如果从最消极的情况看,A 女士在发现 A 先生对她并不感兴趣,那么她就可以迅速的 move on,去接着寻找下一个 C 先生或 D 先生。但对 B 女士来说,B 先生对她的想法却永远是个未知数。” 黎湉若有所思。 “如果 B 女士不采取主动,那么她就会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纠结在猜测“他喜不喜欢我上”,但这种时间的浪费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喜欢我就会和我在一起,他不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