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平阳传_第1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节 (第2/3页)

,如今却早已不足为患,而错过了今日,他们要看这红枫和银杏交相辉印的秋色,就要等到来年了,或许还要等更久。

    毕竟这是她见过的,长安最好的秋天。

    仿佛听到了她的话,一阵西风从两人的背后吹了过来,在马蹄前轻快地打起了旋,满地金红的落叶随之转动,宛如从尘埃里开出了一朵朵绚烂的花。

    就在这些花朵的中间,两匹骏马轻快地踏了过去,一前一后走进了枫林深处。

    …… ……

    秋日的黄昏来得极快,仿佛只是一眨眼,日头便向西山坠了下去。

    在晚霞的红光里,一支骑队同样在沿河而行,他们的速度并不算快,从马匹到骑士都透着一股轻松自在之意,领头的正是世民和柴绍。

    世民离开长安已有三年,如今领兵归来,瞧着两岸熟悉的景致,自是意气风发,转头便对柴绍笑道:“咱们长安的九月才能叫做秋高气爽,赶路都比平日爽快!也不知阿姊如今到哪里了?咱们什么时辰才能接到她?”

    柴绍的心情却有些复杂,之前他听说了凌云这几个月的经历,的确心潮澎湃,只想早日见到她。眼下随着距离渐近,不知怎地,他的心头却越来越空茫,倒是觉得这条路再长些才好。听到世民这么一说,他随口答道:“这要看那支府军战力如何,若是难缠,只怕要耽误些时辰。”

    为他们引路的正是凌云派去河东报信的使者,也是李家旧仆,闻言忙笑道:“两位郎君放心,如今长安这边的官军瞧见娘子的旗帜,便只有望风而逃的份,娘子那边耽误不了什么时辰,小的估摸着他们眼下大概已过了渭水,很快就能迎上两位郎君了。”

    世民挑眉笑道:“你觉得阿姊就在前头?”

    使者点了点头,乘机赔笑道:“二郎,不如让小的先行一步,为两位郎君去报个信。”

    世民却是毫不犹豫地摆了摆手:“不必了,我跟阿姊之间哪里用得着这般客套。”

    使者暗暗叫苦,他这次过来,三娘子交代过,何总管的事不必多提,她会亲自去跟国公解释,他也是照办不误了。谁知国公竟会让柴大郎跟随二郎一道来迎接娘子,二郎还一口一个姊夫的!这事儿若不提前告知娘子一声,待会儿猛地撞上了……

    他心里着急,还想再说,前头一骑快马飞驰而来,却是派出去的斥候们回来了一个,也带回了一个消息:

    往前十里地,有万人营帐,看旗帜和规模就是凌云的队伍。

    世民和柴绍相视一眼,都有些意外,看来使者并没有夸张,凌云绕路去救李仲文,再带军过来,居然这么快渡过渭水了,长安府军显然没给他们造成任何麻烦。

    世民感慨地叹了口气:“阿姊她还真是……”话到嘴边,他心里突然一动:“她的营地是在什么地方?”

    斥候想了想回道:“是在一片山丘下面,营地边有大片枫林。”

    世民恍然点头,那地方他也知道,是这一带风景最好的去处,却并不是最好的安营之地——看来阿姊领军作战固然神勇,行军扎营却还不够严密,她在关中的战无不胜,所向无敌,大概还是对手太弱的缘故……

    他摇头一笑,突然有个念头浮了上来,忙问斥候:“你们可曾惊动阿姊的人?”

    斥候回道:“小的们就是在山上远远瞧了几眼,一看清楚旗帜就赶紧回来报信了,并没有惊动任何人。”

    世民笑着说了声“好”,转头瞧着柴绍,一双眸子变得亮若星辰:“姊夫,咱们不如偷偷摸过去,也好给阿姊一个惊喜,你看如何?”

    惊喜?柴绍不假思索地断然摇头:“不妥!”

    世民哈哈大笑:“姊夫你怕什么,难不成她还能揍你一顿?你要实在不敢,那就带上一半人马慢慢前行,我先带人过去了!”

    眼见他唿哨一声就要传令,柴绍知道拦他不住,只能苦笑道:“罢了罢了,不用分兵,咱们一道过去就是。”

    世民扬眉笑道:“这就对了嘛!姊夫你放心,这一带的道路我再熟不过了,都不用绕什么路,进山抄小道过去,保证天黑前就能到,没人发现得了咱们!”

    使者听得脸色都变了,忙叫道:“两位郎君,不可如此!万万不可啊!”

    世民奇道:“为何不可?”

    使者怔了怔,是啊,为何不可?一急之下也只能结结巴巴道:“万一、万一有什么误伤……”

    世民兴致正高,如何肯听他啰嗦,索性伸手一指:“儿郎们,将他拿下,莫让他坏了咱们的事!”

    几个亲兵一声应诺,扑过来将使者拉下马来,堵着嘴押到了一边。世民迫不及待地一拨马头,直奔路边的山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