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1节 (第4/4页)
怀疑过,但此刻真的从凌云嘴里听到,他们却似乎再也无法生出疑心了——眼前的李三娘,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模样,却仿佛又正是他们想象中的模样。 她是如此的年轻,锐利,光彩照人。她说出的任何一句话,一个字,都带着令人无法质疑的力量,就像她这个人一样,就算她走得再慢,却能让人一眼就能看得明明白白:在这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挡住她的脚步。 而现在她说,她会让他们都活下去! 不少人的面孔不知不觉间已亮了起来,有人脱口叫道:“李娘子,我信你!” “我也信你!” 这样的应答自有一种感染力,越来越多的人都跟着大声叫了出来,不过数息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声齐整的呼喝:“我们信你!“ 这声音是如此响亮坚定,仿佛能震动大地,直冲云霄。 而在不远处的大门背后,在所有人都看不见的地方,何潘仁静静地站在那里,静静地听着外头的动静,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深:他就知道,他的姑娘啊,一定能做到。 第313章 别无选择 又是一日清晨时分。 当那个红色的身影照常走出县衙的大门, 骑马沿着长街直奔东门的时候,那“李娘子”的招呼声也此起彼伏地响了一路。 李纲就站在人群之中,看着眼前这些欢喜的笑脸, 听着远处那些热情的声音,暗暗摇了摇头:他大概是老了,竟是看不懂人心了。之前李三娘的身份传开, 军心动摇, 队伍生变,他还以为百姓这边会更难安抚,没想到自打那日开始,这些人对李三娘不但没什么猜疑非议, 态度居然还越来越亲热了! 听听这些招呼声, 倒像是她在鄠县住了多少年似的,自己都没这待遇呢! 当然他也得承认, 比杀伐决断的冷面匪首来, 一个替兄弟造反的年轻娘子,的确更容易让人觉得亲近;但这些人的眼光未免也太差了吧?谁说小娘子就一定会心慈手软?她要杀人时的眼神, 自己还记得清清楚楚呢。 谁要是真的犯到她的手里,她肯定还会毫不犹豫地一脚踢死…… 身边有人低低地叫了声“李公”, 将他从越飘越远的思绪里拉了回来。 来人是负责施粥的小管事,看神色显然是有事禀告。李纲忙跟着他走到了一边,就听他低声道:“李公, 如今仓房里的陈米不多了,大约只够两三日用, 接下来这粥又该如何煮?咱们要不要少放些粮米?” 李纲略觉意外:当初清理粮仓时不是发现半屋子陈粮么?不过转念一想:这几百号人一天两顿的吃, 半屋子粮食的确支撑不了太久。他想了想道:“不必, 你下锅前往米里掺些沙土, 让这米粥依旧难吃也就是了。” 管事恍然笑道:“小的明白了,还是李公您有办法!” 李纲摇了摇头,心情变得有些沉重:鄠县的粮仓虽满,却也经不住这么多人日日嚼用啊!毕竟除了这几百饥民,如今来做工换粮的民夫也越来越多了,再加上两万多人马,再满的粮仓又能支撑多久?偏偏李三娘还没太把这当回事,似乎觉得屈突通不会长期围城,他们不必为粮米担忧……但万一她想错了呢? 他不由抬头看了看眼前的长街,那个红色的身影早已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这一次,但愿她是对的! 此时的凌云已登上了东门的城头,何潘仁比她早到一步,正在跟负责夜防的郑理说话,见凌云上来,便向她笑着点了点头。郑理也上前两步,抱手行礼:“启禀统领,昨夜一切如常,屈突军并无任何异动。” 凌云道了声辛苦,目光一转,发现四周已没有兵卒再偷偷打量自己,心里多少松了口气——四天前,当她第一次身穿红衣登上城头时,所有的人都是神色古怪,目光闪烁;她只能装作看不见,言谈举止,一切照旧。这么几天下来,如今士卒们也总算恢复了往日的态度。 屈突通大概还在期盼着他们军心散乱,叛出鄠县吧,看来又要让他失望了。 念及此处,她走到垛口,凝神看向了远处的军营。 那片营帐果然一片平静,看不到太多的人马走动,倒是有一道道炊烟在接连升起。 何潘仁顺着她的视线看了过去,低声道:“我这几日一直注意着他们的炊烟,从昨日起便没有继续增加了,看来他们的人马已调度完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