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节 (第3/3页)
之事,还是和京城这次一样,等汗阿玛离开京城后,再开始?” 老五痛快回答:“很是。汗阿玛下江南乃是为了体察民情,如果汗阿玛在扬州的时候大开杀戒,不大好。” 老二犹豫一会儿,抢过对讲机问道:“……那些盐商?” 老七一板一眼的:“凡是和李佳家有联系的,都暗地里拿住,证据、资产都查明白,只是为了不引起轰动,暂时没动。” 老四非常认同:“这样就好。汗阿玛和弘星侄子离开京城后,京城这里天天听见宣武门大炮响,那地上的鲜血天天没有干的,老百姓也确实害怕。” 老五心里一跳:“四哥,你们……打杀了多少?” 第47章 小肥胖 陈廷敬,今年六十六岁,山西泽州府阳城人,原名陈敬。科举蹲大牢后终于进入皇上视线,因为和另外一个大臣名字一样,皇上亲自给改名陈廷敬。 朝野上下认为,陈廷敬作为当今朝堂的中流砥柱之一,大清王朝中汉臣的楷模之一,从登科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到入主文渊阁大学士,一代相爷…… 他纵然有自己的个人立场,但他用一生践行“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为官理念,可敬可叹。 “玛法记得,玛法刚刚登基没几年,还没亲政的时候,陈廷敬任户部官员,主管钱物。玛法有一天心情不好,和陈廷敬说:‘陈老官,借朕一些银钱花吧。’ 陈廷敬就问:‘主子爷要钱干什么?’玛法就说:‘出宫随便玩。’陈廷敬说:‘主子爷要银子花花,等我领俸禄借给你。’ 当时玛法生气,质问他:‘你的俸禄能有几个钱,朕要国库的,有个三万,五万两,才能痛痛快快的玩几天。’ 陈廷敬说:‘国库的银子朝廷有规定,谁也不能挪用。主子爷,为臣不敢借……’陈廷敬不光没借,还对着玛法好一通说教。” 皇上如今再讲起来这些往事,满心感叹,好似看到那个困兽一样的自己无头苍蝇的模样,弘星嘴巴张大:“玛法,国库的银子花在国家,玛法不能花啊。” 亲亲玛法一噎,抬手捏捏乖孙儿的胖脸颊:“玛法知道啊,可是那个时候的玛法,不光是手脚被困住,自己的一颗心也被困住,狭隘浅薄。 陈廷敬一番苦口婆心,玛法只认为他是因为玛法还没亲政,没有实权,看不起玛法……” 弘星懵懵懂懂。可是皇上的目光穿透时光,看着那个年少冲动的自己,低头,看着乖孙儿,只要看透事实的微笑:“玛法感觉自己很幸运,在玛法乱了方寸的时候,有人坚定地阻止玛法。” “弘星现在还小,不懂。将来弘星长大了,切记,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不公正不愉快,都要放宽心胸,自然,自在,自傲且自矜。” “玛法,弘星记得。玛法,弘星有银子,弘星给玛法花。” “好——我们弘星有银子给玛法花。” 皇上那个开心,看着乖孙儿就感觉苍天很是厚待他,“玛法当时气急之下说,早晚有一天要砍了陈廷敬的脑袋。陈廷敬到现在还记得,天天说什么……伴君如伴虎。” “皇家人,手握权柄,一举一动,关系重大。自己随意说出去的一句话,其他人都会害怕一辈子,弘星也要记得。” 弘星乖巧:“玛法,弘星记得。” “弘星乖。要知道,这天下的人分好几种,臣子们也一样。臣子们学识高,但性情见识和普通人没有区别。 有人惯于偷jian耍滑,有人最好损人不利己,有人迂腐不堪不做实事,有人过于耿直不知变通……可他们都是大清的官员,弘星要学会分辨,要学会使唤。 君子群而不党。宽大老人,几近完人。陈廷敬是难得一个的,不结党还能做大事的直臣。” 皇上满腹感叹。弘星眨巴眼睛,“玛法,弘星知道有坏人,坏人也大清人。玛法,‘群而不党’是什么?” “群而不党啊,”皇上叹气,眼望缓缓流淌的运河水,干脆拉着乖孙儿坐在下来,用着茶点慢慢地说。 “弘星可记得,前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弘星记得。”弘星放下手里的玫瑰露,掰着手指头一个个数:“对外,和日本、缅甸、蒙古、女真……的战事耗尽财力,但出征的将军却不掌权,文官当政。 大海洋航运兴起,明朝禁海开海变化多,却无力打击倭寇和私人港口,造成沿海百姓苦不堪言。 中原不产白银,外国的白银流入减少或者增加,直接导致中原白银购买力不断跳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