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节 (第3/3页)
跟你不对付我还好吃好喝养着你?” “那你不是没儿子吗。” 少年不识愁滋味儿,何小雅如今也是定了亲的人了,她们那些小姐妹早的都嫁人了,说的都是生男生女的事儿了,还一致同意说嫁进门后要先生个儿子立住脚。 好像说生就能生似的。 她偏要叛逆:“娘你放心,我不嫌弃你,我以后也要生个女儿。” 何夫人气得不住吸气,叫喜春看看她家这个冤家闺女。母女间的争斗喜春可管不了,只得笑笑揭了过去。 倒是黄夫人在一边问:“你们周家是不是又有甚大动静儿了?” 喜春看着她:“你这哪儿来的消息。” 黄夫人扯了扯身上的料子:“这不就是去你们周家铺子上新裁的花锦吗,说相间的素色不好抢,我看你们铺子上头空了好大一块儿出来,原先那可是放贵重料子的格子全空出来了。” 做布匹行当的人,只要眼光锐利的都察觉到了这个细微之处,进府来道喜的各家夫人中,就有好些是存了打探的心思来的,只是有了先前的事儿,现在不好问。 喜春没说:“过几日你就知道了,这事儿现在还没成定局的。”云缎一日没摆上格子上头,喜春就不能先揭破的。 今日周星星满月酒,周家还请了茶坊里的姑娘们来唱曲儿跳舞,丝竹器乐之声儿在整个周府回荡,喜春先在厅里接待了各家夫人娘子,又带他们去了水榭观看。 巧香是过了阵儿才回来的,喜春小声问,“办好了?” 巧香点头:“夫人放心,奴婢已经交代好了。” 喜春往人群里看了看,收回了目光。 登门的都是往来的商户娘子,掌柜娘子,周家跟官家的夫人们往来不多,知府家的刘夫人人没到,但送了礼来,大张旗鼓的,下边的官家夫人们一看刘夫人动作,也紧跟着送过礼来,人没到。 在场的论出身,也就只有骆氏最高了。 骆氏今儿没怎的开口,除了进门后跟喜春打了个招呼多是一个人坐一处,沉着脸,黄夫人对各家的事儿都了解,喜春就朝她问了句,“他们这是又闹了?” “那可不,沈东家那位jiejie你知道吧,在知府府上的姨娘,说她出的诗集不吉利。”黄夫人摇摇头,挺无语的,“能出诗集就不错了,这要求太高了。” 喜春也是头一回听说诗集能称之为不吉利的。 骆氏的诗集要是不吉利了,那早前周秉跟唐安两个出的诗集也能冠个名儿,叫“怕不是要上天”算了。 沈姨娘姓沈,哪能见到弟媳妇明目张胆的把自己的“不幸福”写进书里,叫人观摩的,城里的商户人家不通诗文,想不到这上头去,只见得到甚花啊草的,但只要有点墨水的谁看不出来。 人家拜读才女大作,结果尽数读了才女在家中的不如意,还以为他们沈家是个狼窝呢。 观看了曲子,厅里的饭菜已经备下,喜春便请了人入席了。 等下晌大多客人告辞离去,周家也尽数剩下了周宁两家的亲眷们,周家是外来商户,在本城没有亲眷,远的又在盛京里,倒不如说是宁家的亲眷们。 除了宁家外,喜春的外家也齐齐到了的。 陈氏抱着外孙跟娘家人说话,jiejiemeimei就夸,“这孩子来得好,正遇上岁节,可见是不愁吃不愁喝的。” 就是庄户人家的饭菜在岁节前后都是有油水的,多会挑时辰啊。 大舅母胡氏顺嘴来了句:“是好,但这日子来,可就生生比别人大一岁了。” 周星星可是个一岁孩子了。 年末和年尾出生的孩子是抓的去年的尾巴出生,翻过了年,只出生几日,就涨一岁了。 像定亲的时候,明明年纪还不到,定早了没到,定晚了又比别人大了一岁,实实在在的难做。 喜春跟周秉进了门,正送完了客人,在心里把这话给记了一遍,“周家的孩子,别说大一岁,就是大十岁那也是能讨到媳妇的。” 胡氏瞥瞥嘴儿,这倒是,有钱人嘛。 “我倒是要问问两位舅母,白日里把苗荷两位表妹推到外厅去做何?”当然去是没去成的,还没垮过门儿就被请回来了。 这样的日子,外边厅里又全是外男,叫她们跑出去了也凭白恶心人的。 王氏道:“那不是走错门儿了吗。” 他们早就想好了说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