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1页 (第1/2页)
麦秋几乎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张没被“欺负”过的脸,有着少年的纯真,和青年的热忱,不喜欢别人把自己跟著名的富商母亲和著名的演员父亲联系到一起——一位有些理想化又很善良的绅士。 难怪跟她说“实话”都那么婉转,很会体谅人了。 一会儿最好问问他那位口语老师电话号码是多少,不知道收费贵不贵。 她可以先把口音纠正过来,再去找小剧场应聘,唔,总觉得会被喷的样子。 恰在这时,麦秋的手机响了,她之前开了震动,现在正好悄悄地走出教室接电话。 有点意外又不是很意外的是,给她打电话的是魏永宁。 《人生书店》要开第二季了,他问她要不要参加。剧组倾向于原班人马,还是爱德华牵的线,还跟麦秋说,她的薪酬会比之前涨很多,而且第二季就是二十二集左右了。 按集数算薪酬,麦秋会赚得很多。 作为一个华夏人,适合麦秋又能表现的角色其实没有那么多,不然埃里克也不会打包三季那么签约了。 可是同样的,麦秋是有野心的人,她并不想被人框在“露西”一个角色里。 作为一个娱记,她见过无数明星靠着自己年轻时的“代表作”吃一辈子老本。到各个地方去商演,同样的角色,同样的歌曲,同样的人,赚的钱比普通上班族要多得多,实际上却毫无意义。 这么一想,她也算是个理想主义者。 不,她顶多算半个,因为麦秋此时想的是没有“露西”后她吃什么喝什么,身后还有欠债。而且Y国的消费水平真心很高,想自己买菜自己做,吃顿正常的饭都要比外面的炸鱼薯条贵得多。 还有工作室,麦秋每次回国都要有人帮着打理造型,助理暂时不请了,就算那样她也还要开工资。 还有各种宣传费用,不是说你用不到就不交了,人家可不管你用不用得到,不交给你限流,黑你的资料一天比一天多。 这些全都是钱。 黑料多的会影响商业价值,麦秋现在就指着代言费过活呢。她有点想叹气,华夏就是这么个环境,想保住钱包可以,没有热度,制作人不会理你,后面你就不要指望再演些女一号什么的了,剧本的可选择性也会少很多很多。 对华夏娱乐圈太过了解的坏处就是,随时失业这种焦虑感简直如影随形。 让麦秋像克雷格这样“一穷二白”的只为理想而奋斗,感觉她这辈子都做不到。 作者有话要说:不出门,多码一点,现在都不敢看新闻了。 晚安,么么哒! 第154章 试试 假期班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Y国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