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7节 (第1/2页)
若是对面忽然不死不休起来,能扯一个是一个,萧朔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你自然不方便,可要我赶进宫去,给他报个信?” 景王有些担忧:“免得未及防备,不小心吃了亏。” 云琅靠着车厢,垂了视线沉吟不语。 “不是我说……你们一个两个如今实在长进颇多,太沉得住气。” 景王看他半晌,叹了口气:“萧朔也就算了,你竟也修炼得这般沉稳,镇定自若不动如山。” 景王看着这两个人,只觉自愧不如,苦笑道:“你哪天得了空,也教教我……” 话音未落,一阵冷风挟着雪粉迎面劈进来,逼得他当即闭了眼。 景王张嘴结结实实呛了口风,嗓子眼里冰凉地咳嗽了好一阵,才终于缓过口气抬头:“教我――” 景王:“……” 景王:“云琅?” 拉车的黑马在寒夜里喷着热气,半分不曾察觉异动,仍照常徐徐往前走。 车厢里空空荡荡,早没了云少将军镇定自若、不动如山的影子。 第九十六章 宫中, 文德殿。 老太师庞甘与枢密使坐在驾前,灯火幽暗,桌上铺满了朝中官员的请愿上书。 “都是请命朝堂乘胜出兵, 击退西夏人, 打下朔州城的。” 枢密使这些天闭门不出,到底没能躲得开,焦头烂额:“平日里也不见朝中这般齐心, 无非得过且过、各扫门前雪,如何便忽然一起关心起边疆战局了?” “何止朝中群臣,如今汴梁城内,求战之风一样四起。” 太师庞甘道:“连街头的花灯铺子都在日夜赶制沙场破敌、收复国土的走马灯。” “简直胡闹。” 枢密使皱紧了眉:“张口闭口收复国土,如今国中尚且动荡,禁军一场血仗鏖战, 哪来的余力再去打仗?” 皇上靠在榻前, 望着林林总总的一桌子各阁各部上书, 看不清神色。 枢密使咬了咬牙,伸手去拢那些奏折, 沉声道:“此时正该休养生息, 岂能再兴刀兵?百姓不懂事,瞎起哄便罢了,朝中竟也这般不知轻重,简直不像话……” 庞甘抬手慢吞吞打断他:“大人是真糊涂, 还是装糊涂?” 枢密使伸出的手叫他拦在半路, 脸色微变, 收住话头。 “大人不敢说,老朽半截身子入土,只知道效忠皇上, 没什么不能说的。” 庞甘拿起一封奏折,随意翻了几页,合上放回去,苍老浑浊的眼底透出些利光:“这些上书被送到皇上面前,是什么用意,难道还不够清楚吗?” 枢密使嘴唇动了动,额角渗出些冷汗:“老太师,此话——” “当年皇上尚只是皇子,立足未稳,根基未深,便冒险扶持大人夺了枢密使的位置。后来更是设法排挤兵部,将兵权尽归枢密院。” 庞甘缓声道:“这之中铺了多少血债人命,结了多少解不开的死仇,大人心中该清楚。” 枢密使哑了嗓子:“下官无能……” 庞甘盯住他,阴沉道:“费这许多力气,为的是什么?” 枢密使叫他诘问,如坐针毡,脸色越发苍白下来。 庞甘上次提及琰王旧账,便在皇上处碰了一鼻子灰,此时不敢再翻扯过往,只盯牢了枢密使:“自古朝堂之上权利交替,兵力当为第一位。全靠皇上当初深谋远略,险中求胜夺来了军权,我等今日才能坐在此处,可大人办的好差事,如今连禁军的虎符都叫旁人抢了!” “今日这些谏言上书,口口声声说是夺边城、复国土。可若要打北疆的仗,靠谁来打?是要靠寥寥金吾卫,还是要靠护驾的暗兵?” 庞甘寒声:“是不是要等到连朔方军也彻底落到琰王手里,大人还是来御前叩首,说一声下官无能!?” 枢密使失魂落魄,应声扑跪在地上,重重叩首,再不敢出声。 “罢了,并非朕要罚你。” 皇上看到此处,终于稍坐正些,淡淡出声:“太师所说,虽激切些,却大体不差。” 皇上看他一阵,轻叹道:“枢密院权力恩宠,朕自问给到了极处。你这些年四处钻营、排除异己,朕看在眼里,也不曾多过问……就只有一项,指望你替朕看住禁军。” 枢密使磕得额头通红,畏惧得止不住打颤。 “禁宫一战,失了先手,朕也有过失。” 皇上将奏折随手拨开:“如今朝野群情鼎沸,也不是朕一个人说这场仗不打了,便真能作罢不打的,” “陛下!”庞甘急道,“群情鼎沸,几分是真几分是假?这些人里有多少是昔日端王旧部,多少是顺风倒的墙头草?无非如今看萧朔那竖子得势,又趁机鼓噪罢了!何不——” 皇上扫了他一眼:“何不什么,再派你的刺客去琰王府送命?” 庞甘一滞,将话咽回去,脸上隐约涨红。 “朕当初的确以云琅为饵,逼出了他的王府大印,也引着他写了一封手书。” 皇上眼底透出冷色:“那时朕也一时大意,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