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4节 (第2/2页)
始终沉默的黑铁骑sao动一瞬,停在原地。 仅剩的一名头领勒紧马缰,胸口起伏几次,面具后的眼睛牢牢钉在眼前的骑手身上。 校尉回头,瞬间瞪圆了眼睛,身形晃了晃。他几乎有些不可置信,脸上涌起些血色,喉咙滚热:“少……少将军!” 云琅低头:“你认得我?” “朔方军忠捷营,前左前锋严林。” 校尉哽咽扑跪在马下:“见过少将军!” 云琅攥了弓身,看着他身上血色,静了片刻:“可还能战?” 校尉嘶声:“能战!” “好。”云琅张弓,缓缓搭箭,“共守。” 御史中丞将大理寺翻了三遍,将云琅的弓翻了出来,送回了琰王府。 五十年的桑木芯,铁檀木弰,千捶的熟牛筋。 云琅弓成满月,泛着寒芒的箭尖岿然不动,遥遥钉在黑铁骑仅剩的头领喉间。 退一步,彼此整顿转圜,再见再战。 进一步,索命。 头领对峙良久,用力一挥手,挟手下疾驰退去,投进夜色。 校尉一晃:“少将军——” “回去养伤。”云琅并不看他,收箭敛弓,“令牌给我,你的人还有能站稳的,我要带走。” “属下能战!”校尉怆声,“这不是北疆,是汴梁!” “还能回去哪儿?端王殁了,属下捡了条命,逃回了汴梁,混着醉生梦死……如今已是汴梁了!” 校尉嗓音嘶哑,几乎沥出血来:“少将军,属下的家就在这,属下退不了了……” 夜深风寒,畏缩着的几个人愣愣看着,听着校尉绝望嘶吼,一时竟生出些赧然无措。 云琅凝他良久,将手中劲弓递过去。 校尉眼中一片赤红,胸口激烈起伏,怔忡着抬头。 “我的家也在这。”云琅道,“起来,随我拒敌。” 校尉狠狠抹去眼中水色,握了云琅弓弰,攥紧腰刀,挣命起身。 云琅收了弓,一言不发,策马越过一地狼藉残垣。 火光在他背后,卷着烈烈银甲雪袍,似冰似火,凛冽灼灼。 灼尽了无数胆怯阴私的懦弱念头。 校尉踉跄着跟上,隔了几息,又有人猛然站起身跟上去,握紧了手中的腰刀。 第八十一章 风劲雪寒。 夜风里漫开血气,卷着爆竹燃尽的碎皮,叫细碎雪粒打透了,栽进路旁泥泞。 往日繁盛的街景早已冷清,只余开封府衙役忙碌穿梭、四处救火寻人。临街勾栏砸毁大半,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不见光亮不见人影。 汴梁城高墙深,远在腹地不临边境,太久不曾见过战火。 金水门外,襄王叛军已尽数收到了讯息,人覆面、马衔枚,由各处奔袭汇拢,聚在一处。 紧闭着的城门下,数不清的黑色铁骑。 “滚木雷石!” 都虞侯守在城楼上,死死咬着牙“盾牌在前,弓箭在后,听令齐射!” 殿前司内,藏了不知多少叫萧朔暗中护下的朔方军旧部。这一仗没人听琰王殿下的,无论家小独子,尽数豁命压了上来。 人人死守,无一人肯退。 叛军多是重甲骑兵,连马身也披挂甲胄,寻常箭矢破不开五十斤的铁甲,滚木雷石却都极有限。 一旦耗尽,若援兵再不至,纵然所有人都死在城上,也守不住这一道薄薄的城门。 箭雨的间隙里,连胜登上城楼。 “连将军!”都虞侯见他上来,隐约欣喜,“城中情形如何?侍卫司――” 连胜摇了摇头,沉默着伸手,接过了身旁兵士的长弓。 都虞侯怔住。 “我查了十三处侍卫司布防点。” 连胜道“都一战即溃,有的甚至连交战的痕迹也没有……路上见了些逃命的流兵。” 连胜看着城楼下强攻的黑铁骑“援军只怕不会来了。未战先怯,士气已竭,没人能聚拢起这些吓破胆的残兵,除非――” 都虞侯低声“除非什么?” “除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