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让我还他清誉_第1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2节 (第1/2页)

    种种缘由,尽数想尽,偏偏寻不着半点线索。直到此时才忽然惊觉,忘了最简单的一种可能。

    各方都宁愿将此事揭过,是因为有件更紧要、更迫在眉睫,绝不容分心的大事。

    “开封尹说,那时候问了杨显佑。”

    云琅道:“杨显佑的原话是‘事已至此,纵然名不正言不顺,总归木已成舟,又能如何。’”

    “是啊。”老主簿费解道,“这话不就是说,皇上都已经登基了,纵然有办法揭穿他当初行径,毕竟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

    云琅抬眸:“谁说杨显佑这话,说得一定是当今皇上?”

    老主簿一阵愕然,怔立在原地。

    “这封血誓搁在我们手中,有无限用处。只要将它收好,就能在必要时刻要挟皇上,甚至是一条保命的退路。”

    云琅问:“可襄王府拿着它干什么?只凭一个杨显佑,就能要挟皇上做不愿做的事,把萧朔从文德殿捞出来,何必一定要一张血誓?”

    老主簿心头骇然:“是因为——”

    “是因为他们要把这封血誓,拿给世人、拿给不知道它的人看。”

    云琅道:“看了之后呢?就坐在襄阳府,等着皇上乖乖下罪己诏禅位?”

    前后的蹊跷反常,忽然在这一刻尽数连起来,成了一条明显得不容人忽略的线索。

    襄王今年反常进京,醒目到招摇的剽悍战马。

    大理寺盗誓书,对萧朔的反常厚待,对他的轻轻揭过。

    各方看似平静得近乎诡异,其下暗流汹涌,只怕险滩已至。

    “倘若襄王的盘算,是先亮出誓书,揭穿皇上曾与贼人相与谋朝,再发动兵马,行逼宫之时,名正言顺夺位。”

    云琅道:“如今……丢了誓书,偏偏逼宫之势已成,兵马已齐,时机迫在眉睫,容不得再分心寻找。”

    云琅抬眸:“杨显佑对心腹同僚,会怎么说?”

    老主簿细细一想,心头悚然:“事已,事已至此……”

    “事已至此。”

    云琅眸色清明锐利,慢慢道:“纵然名不正言不顺,总归木已成舟,又能如何?”

    老主簿心头巨震,立在原地。

    “两次行刺,皇上置若罔闻,不惜折损国威对戎狄示弱,为的原来是这个。”

    云琅扯过条雪下枯枝,看了看:“时局已乱,不进则退,禁军虎符该收回来了。”

    老主簿喉间干涩,咽了下:“可要同王爷商量……”

    “自然要叫他商量。”

    云琅失笑:“可惜,屠苏酒一时半刻只怕喝不成了。派个人去找琰王殿下,说他府上——”

    云琅觉得这说法格外有趣,饶有兴致,慢慢咬着字:“他府上那位少爷,心血来潮,有事找他……”

    老主簿刚要应声,忽然见着一道人影远远策马过来,怔了下:“连胜将军!”

    连胜快马赶到两人面前,下了马,朝云琅行了个礼。

    大理寺一案后,连胜就入了殿前司。他早有执掌殿前司的经验,跟随在萧朔身侧,已将各部署雷厉风行整饬了一遍。

    如今他亲自来找人,无疑是萧朔有要紧的急事。

    “殿下有事找少将军,末将回府,府上说少将军出来了。”

    连胜平了平气,对云琅道:“殿下说,是比喝屠苏酒更要紧的事……请少将军立即过去。”

    “看来小王爷也有发现。”

    云琅笑笑:“正好,我们两个对一对,互通有无。”

    老主簿压不住心头喜悦,连连点头:“好好,您与王爷一同谋朝,定然万无一失了……”

    “谋朝?”

    云琅捻了捻枯枝节间嫩芽,轻轻一弹,松开手:“我没打算谋朝。”

    老主簿微愕,抬眼看过去。

    云少将军回身,披风掀开冰凉的细碎雪粒,旋身上马:“皇上引以为傲的侍卫司暗兵靠不住,除了我,没人能领兵平乱。真到不可为之时,给也要给,不给也要给。”

    “给御史中丞带话。”

    云琅单手勒着马缰:“想办法,我在大理寺的弓剑,镇远侯府的枪,三日内备齐。”

    老主簿胸口竟激起无限热意,强自定了定心神,低声应是。

    “本该是他的东西。”

    云琅:“桩桩件件,逐个清算。”

    云琅:“有我在,就要一样一样尽数抢回来。”

    第六十九章

    殿前司巡街巡到醉仙楼, 听见马蹄声响。抬头看时,已有人利落下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