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_第5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6节 (第3/3页)

 按照老一辈人的传统,女性的闺名除了自家亲人外,一般不会让其他人知道。

    估计在雷苗氏心里,为了获得这份工作,她有点豁出去的意思。

    凤组长放慢语速,详细解释道:“如果你参加工作,我们就都是工友,大家都是互相叫名字的。你看这样好不好,你以前被人叫做腊三妹,你是生在腊月,那么我们在你的工作资料上面登记你的名字就叫做腊梅,你看好不好?腊月的梅花,芳香扑鼻,气质高洁,梅花长久以来都是被人歌颂的植物。你看,以后就叫做腊梅,怎么样?或者,叫做雪梅、冬梅?嗯,你看你喜欢哪个?”

    雷苗氏的眼睛瞬间变得湿漉漉的:“腊梅就很好,我喜欢腊梅。梅花,可漂亮了,我小的时候可喜欢邝小姐养的一树蜡梅了。”

    此腊梅,非彼蜡梅。

    但,没人试图纠正她。

    凤组长在登记表上端端正正地写上“苗腊梅”三个大字。

    凤组长指着那三个大字告诉雷苗氏:“从今天,你的名字就叫做苗腊梅。来,这张纸条给你,你回家脸书这三个字。苗腊梅,下次你看着苗腊梅这三个字,就代表你。”

    雷苗氏捧着写着名字的纸条,就像捧着稀世之宝:“我有名字了,今天,我有名字了。从今以后,我就叫做苗腊梅了!”

    在苗腊梅示范作用下,在场的许多女性,第一次拥有了专属的姓名。

    文岚应其中几个人的要求,在雪白的纸张上,重新誊写了她们的姓名,让她们留个纪念。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女性拥有专属于的自己姓名,代表着一个全新的希望。

    ☆、急转直下

    最近,文岚总是心想事成,万事顺意。

    自家的蘑菇棚,香菇正处于旺盛期

    在堂哥李文辉的技术指导下,厂里的食用菌事业前景喜人。毕竟有金主的支持,与文岚那时的小打小闹完全不同,这次从配料到灭菌全程按照标准进行,所以菌丝的长势远胜于文岚他们那批试验品。随着培养基逐渐变白,文辉脸上的笑容日益灿烂。

    亲眼见识到现代化食用菌养殖行业的前景后,厂里也在准备筹建新的食用菌车间,隔壁几个公社也托关系想要尝试建立联合食用菌工厂。这些事情,文岚只要一留心,便可以陆续从不同的人口中听到最新进展。要扩大生产,文岚自然举双手赞成,对公社的尝试也是乐见其成。

    度过一段混乱的磨合期后,养鸡场那边也已经步入正轨。在按照规定补充矿物质饲料和微量元素后,rou鸡们一直勤勤恳恳地投身下蛋工作。粉粉嫩嫩的鸡蛋们,顺着流水线,踏上了供销社的大门,进入千家万户。

    成年rou鸡们的身后,有无数从孵蛋器里出生的小鸡宝宝正吃着特制的雏鸡饲料,准备接过长辈们的革命事业。方便那些进入衰退期的父祖辈,随时准备以绚丽而有意义的方式,结束它们光荣的一生。

    今年上半年,鉴于国内经济形势的严峻程度,在经济部陈部长的推动下,国内经济出现了新趋向。

    国家先是通过了关于统一组织农村集市贸易的通知,接着公布了工商企业登记办法,放开了私人经济活动的限制,甚至允许原本加入公私合营的小手工业者退出合营组织。

    不久,经济部和外贸部甚至从国外大量进口优质棉花,经过织布印花后,再返销国外。其中,应香港外贸公司的要求,部分布匹直接制作成特定复制,满足出口订单所需。

    自此,附近县市气象一新,生机勃勃。

    许多小商品,人们终于可以在家门口就买到,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长途跋涉去指定商家购买了。

    农村集市日益红火,类似关李两家这种新晋外来户,时常走大半个小时山路去逛集市补充家常用品。

    离兵工厂最近的镇里,现在每逢三六九就有大集市,届时人流如鲫。

    附近乡里的小集市,东西虽然不全,但胜在方便,去逛的人就更多了。

    临近中秋,关博睿带着一群孩子去逛集市,在玩之余,顺便准备过节的事宜。

    “砰!”一声巨响,震得文岚耳朵发麻。

    街边的小孩不仅不怕,反而一窝蜂似的往街道前方不远处的一个角落涌了过去。

    “哥,你快去拿东西。文岚,我们去排队!”

    文岚花了很多时间在养殖场,基本没有怎么过来逛过集市。难得出来一趟,没想到却被路边忽然而来的巨响吓了一大跳。一时间,文岚有点晕头转向,根本没来得及弄清楚情况。

    云里雾里的文岚,手一痛,便被彦君表姐扯着,快步奔向人群聚集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