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节 (第4/4页)
步。 只有靠着前期一点一滴的积累,靠着人们包含血泪的精耕细作,才能在秋天的时候感受到硕果累累的丰收的喜悦。 人们因地制宜,还在低洼地带修整出两大三小五个池塘。池塘边种上了桑树,池塘里面放上四大淡水鱼,撒上莲子,养上水鸭。平时养殖增加产出,雨时蓄水防洪,旱时提供灌溉水源,一举多得。 4月,张书记在厂里召开的会议上传达了上级精神:“我们要自力更生,不要往上要,不要伸手要,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来解决困难。现在堤坝已经建好,农田已经围起来。属于我们这一片将由劳动服务部专门打理,家里有家属愿意参加劳动的,会后可以到人事科古传芳处报名。特别提醒一句,年龄不限,性别不限,我们将从优录取,统一按照临时工享受福利待遇。” 一时之间,应者如云,把人事科的大门挤得水泄不通。 由劳动服务部专门打理后,淤田区一天一个新模样,沿着山坡,人们陆续修建了不同的畜牧棚,养起了水牛、土猪母鸡。 从此之后,这片人们用自己双手一点一滴打造出来的农田,开始为厂里提供粮食、蔬菜和rou蛋。食物源源不断地供应职工市场,被装进职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里,被端上家家户户的饭桌,养活了无数的孩子们。 ☆、充饥野菜 过了农历二月二,眼见着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起来,宿舍区的树木枝头窜出嫩芽,四周一片生机勃勃的浅绿。 淅淅沥沥的春雨浸透了厂区的土地,江水奔腾着润湿了两岸。从外地调来的良种早已撒入新开的荒地,嫩绿的小叶儿正悄悄地从土里冒出来。起初只是零星一点的绿意,渐渐伴着几阵春风,绿意沿着田埂铺满了田间路面。屋前屋后,家属自开的不规则菜地,也变得绿意盎然。 到了三四月,嫩芽刚刚冒头,正是一年中最脆嫩美味的时刻。 青翠的野菜,在后人眼中是绿色食物的代表,是都市人改换口味时的心头好。在此时,那些嫩芽绿叶代表得是粮食,代表着青黄不接时期不用担心饿肚子的底气,也是此间人们补充维生素的最佳食材。在食不果腹的日子里,对于饿得前胸贴后背的人们来说,漫山遍野的野菜早已变成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 青年人大多忙着工作,可主管家里大小事务的大爷大妈们看着满地绿色,忍不住抢先出手,背后背着小娃娃,手上牵着小孩子,提着竹筐,呼朋唤友,往厂区外散去,恨不得常驻田野之间。 他们有的目光如炬,俯身在野地来回寻寻觅觅;有的一屁股扎进杂草丛中,眼明手快,埋头掐拔挑薅;更有些人奋力踮起脚尖,攀上树梢,熟练地施展挑拣采摘技能。 就连负责厂内环境维护工作的大伯阿姨们,在日常工作中也时常忍不住忽然蹲下,在一堆杂草中拨弄,一番掐尖打蔓过后,心满意足地将一些绿色枝叶随手塞进身旁的小筐里。 文雅他们有心参与盛会,可惜因为上学而早出晚归。关氏兄妹都不太擅长这些乡土俗事,就连基本常用野菜也不太分得清楚,至于文岚更是连最基本的动手能力都没有。可虽然李家没有参与这场盛会,可前段时间接受过关家好意的邻居们,在路过时都忍不住塞一点野菜给文岚尝尝鲜。于是,文岚托众人之福,享受到了春天的滋味,尝到了真正的绿色食品。 日暖荡春光,食春恰此时。 就着酱香,嚼着口中微苦的婆婆丁,文岚忍不住多咽了几口米饭。 虽然野菜口感有点特别,但自去年秋冬后就少见绿色蔬菜,此时见到新鲜蔬菜,人们自然而然地垂涎三尺。更何况,带着锯齿的荠菜叶此时最为鲜嫩,气味清新鲜美甘甜。即便只是放少许清油简单地用蒜轻轻一炒,也别有一番滋味。 关博睿夹了口荠菜,嚼着满口生香,面带怀念地说道:“春天没有吃一口荠菜,总觉得差点什么。萱妹,你还记得那年枋哥带着我们几个偷偷去南门旁边的小饭馆吃荠菜豆腐包子吗?每到春季,我就会想念那意犹未尽的滋味,有时候做梦都会想起那包子的迷人香气。一晃眼,就二十年了,我再也没有吃过那口包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