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4页 (第1/2页)
丝毫没意识到不知不觉间入了他的陷阱。 独孤珩又笑道,“阮家门楣不高,也不是没有解决的法子,我觉得舅舅的提议就不错,不若叫他认安若为义女,如此一来,堂堂李氏家主之义女,这身份总不会有人质疑了吧?” 李太妃一噎,“你……” 竟不知如何反驳。 当母亲的只好顿了顿,赶忙从头又道,“眼下要紧的是赤松王那边,人家夫妇二人看中了阮安若,要娶她回去做儿媳,此事你怎么解决?要知道吐蕃乃是夏国以外最强劲的外邦,若是因此与他们结下了仇,恐会影响你的大计啊。” “那倒也未必。” 独孤珩兀自镇定,又淡声道,“以我对赤松王的了解,他们虽执着,却不会太过强人所难。若知道是我要娶安若,定会要留几分面子给我。毕竟,他们也想与我们结交,以此增其实力,好与他的兄弟抗衡。” 这倒也是,现如今吐蕃国内政权一分为二,赤松与其兄弟门多各自占据南北。 不过赤松的实力近年来在不断增强,大有吞并门多之势,譬如他们今次来庆州,便是要与独孤珩结盟的意思。 多一个仇家不若多一个盟友,眼下对独孤珩如是,对赤松亦是同样的道理。 李太妃想了想,觉得这倒很有些道理,一时没有出声反对。 紧接着,又听儿子道,“再者,母亲以为他们是真的看中了安若,非她不可?非也,他们想要的是其实是我们的人才同技艺。” “我完全可以与他们协商,安排专门的技师过去传授他们技艺,亦或是在边关开设一座织坊绣院,召他们的人传授各类织品的技法。不过……” 他语声顿了顿,不由得狡黠一笑,“就算他们学会了织法,丝绵麻这类原料还要从我们这里购买,说来说去,我们也并不吃亏。” 啧,这还是桩只赚不赔买卖? 李太妃一顿,被儿子的笑逗了一下,也没忍住弯了弯唇角。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赤松夫妇都是聪明人,是强娶安若回去,还是我的法子更好,他们能想明白的。” 独孤珩总结完毕,等待母亲的意见。 而李太妃其实早已被他说服,此时竟找不到什么反驳的理由了。 半晌,只瞥他一眼,叹道,“你莫不是早就谋划好了这些?” 她有些怀疑,儿子不会是为了娶阮家长女为正妻,才安排好的这场风波吧? 这话倒把独孤珩逗笑了,他叹道,“母亲太高看我了,我又不会未卜先知,怎知赤松夫妇会出这样的难题?否则,前两日也不会平白遭了邢家毒手不是。” 所谓知母莫若子,这话末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