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节 (第3/3页)
素喜音律之道,故让老奴特意请姑娘过去弹奏一曲,还请姑娘即刻随老奴走一趟。”嬷嬷面上没有多少情绪,只是当看到女子时眼中有过一瞬的异色。 宁栖顿了顿,当听到太后这两个字时手心便跟着一紧,该来的还是会来。 “想必太后娘娘宫中什么都有,那臣女便无需再准备了。”她笑着跟上前。 望着不慌不忙的女子,嬷嬷深深望了她眼,继而便在前面带路,还顺势瞪了眼后面的梓春,后者立马愣在那不敢妄动。 太后娘娘向来心慈,想必不会过多为难姑娘,王公公那边应该会得知才对。 宫中的路向来漫长,但直到来至寿康宫的那一刻宁栖才觉得路程如此短暂,往往女人与女人才是最难打交道的,先帝有数位皇子,一个能让自己成为皇帝的女人又岂是传言中那么和善。 刚迈入寿康宫的门,里面并未有多少走动的宫人,因太后喜静,所以伺候的宫人也较少,哪怕大殿之中也是格外素净。 大约等了小半刻钟,里面才走出通报的宫人,“太后已经礼佛出来,姑娘可以进去了。” 宁栖点点头,随即跟着一同踏入内殿,一缕淡淡的檀香随之萦绕而来,里间并不大,摆设也甚少,在宫中而言可谓简洁到了极致,一名年逾五十左右的女人正侧坐在软榻前,手里还拿着一串佛珠,端正秀丽的面容隐见年轻时风华。 屋内寂静的让人心慌,她缓缓上前屈身行礼,“臣女叩见太后娘娘。” 女子一袭藕粉色软烟罗裙纤腰楚楚,螓首柳眉容色天成,一双剪瞳宛若一泓秋水动人心弦,太后转动佛珠的手一顿,面上露出一丝和蔼。 “好标志的人儿,莫说皇儿,便是哀家也看着喜欢。”她忽招招手。 宁栖顿了顿,随即上前顺从坐在对面,恰好宫人这时端上一盏热茶,内殿中瞬间只剩下先前那个传话的嬷嬷再伺候。 “今年多大了?在宫中住的可惯?”太后笑着缓缓转动佛珠。 不知为何,明明窗户是打开的,宁栖却莫名感觉到一丝阴凉。 “臣女年十七,宫中一切极好,臣女并无不适,多谢太后挂心。”她低首神情恭敬。 袅袅檀香云烟环绕至炉鼎四周,整个内殿充斥着令人凝神静气的味道,宁栖恭顺的端起茶盏,袖摆无意垂落,缓慢品了口清茶。 “太后不喜喝茶,这个还是库房里去年的龙井,姑娘可莫要不适。”嬷嬷忽然笑了声。 闻言,宁栖却面露不解,“臣女愚钝,这去年的龙井竟喝出今年的大红袍味道,让太后见笑了。” 嬷嬷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就如此意味深长的望着眼前的女子。 太后淡淡一笑,手上一边转动着佛珠,“哀家就喜欢你这种至诚至性之人,如今后宫空荡,皇上日理万机,哀家通常连个说话的人也无,听闻你琴艺极佳,可见哀家日后是有耳福了。” “太后过誉,只是怕臣女琴艺不精让您觉得乏味。”宁栖顿了会,忽讪讪一笑,“那日皇上听了也觉得听之无味,臣女着实不敢拿出来献丑。” “无碍,宁姑娘才貌双全之名远扬,就连皇上都喜欢的紧,太后娘娘自然也喜欢。”嬷嬷突然一拍手。 片刻间,便有两个宫人抬来长琴,宁栖也未扭捏,只得上前几步坐下,长琴许是有些年头了,观四周花纹可见时常被人抚摸,失了许多色泽。 试了下音,这是一种非常纯粹的声线,更像是一种时间的沉淀,是其他琴都没有的感觉,宁栖基本能猜到这应该是太后的收藏,因为这制琴的木料她从未见过。 随着婉转悠扬的乐声缓缓倾泄,与宫中乐师弹的不同,女子手法多了分别样的转音,哪怕喜好音律之人不仔细听也是听不出,可也更平添一分绵长。 望着眼前容色天成的女子,太后嘴角一直噙着温和的弧度,一边缓缓闭上眼,似沉浸在曲调之中。 “这是先帝为当时的贵妃亲手所制的流春,贵妃最喜弹这琴,可惜红颜早逝,这琴便一直收在哀家这,大概是缘分,能遇到你亦是这把琴的运气,免得一直在哀家这蒙尘。” 指尖一顿,宁栖忽然屈身行礼,“臣女琴艺不精,实在配不上太后的心意。” 女子面上满是惶恐,太后忽然笑着招招手,前者只能缓缓上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