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穿越]_第391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1页 (第2/2页)

种方法可以把农民手中的土地搞到手, 谢凌雪曾经的夫家钟家被撸,其中有一项罪名就是贱买土地——如何能贱买, 当然是威逼胁迫。

    或天灾或人祸,总之就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许多农民无奈将自己手中的土地交给权贵,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没了田产, 生活更加拮据,衣食无着还如何向朝廷交赋税?

    可朝廷也需要运转,没有赋税怎么办?地方官收不齐税绩效不达标被申饬贬官怎么办?那就只能压榨平民百姓了呗!

    许多活不下去的百姓被迫放弃户籍逃离家园,或依附权贵寺院做个包身工, 或逃亡山林成为流人勉强能维持营生。

    然而逃亡山林的流人并非《桃花源记》当中描述的那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那其实是一群缺衣少食、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可怜人。

    流人们逃离于官府管辖之外,是不用考虑赋税劳役的问题,乍一看是能自给自足。然细想,他们也得不到官府的保护,往好了说是淳朴,往坏了说是原始。且一片山林能容纳的人口是有上限的,没有盐、药、铁等必需品,四周野兽纵横,可想而知生活质量有多低。

    这样的日子一旦久了,逃户多了,流离分散,十至四五,可谓不安,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爆发农民起义,一个王朝走向穷途末路。

    ——“臣谬膺大任,不能使仓府殷盈,户口尚有逋逃,官人未免贪浊,使陛下临朝轸叹,屡以为言,夙夜惭惶,不知启处。伏思当今要务,莫过富国安人。夫君无民,无以保其位;人非食,无以全其生。故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顷年已来,频有水旱,菽粟不能丰稔,黎庶自致煎穷。且无益之事繁,则不急之务众;不急之务众,则数役;数役,则人疲;人疲,则无聊生矣。州县惧罪,据牒即征。逃亡之家,邻保代出;邻保不济,又便更输。臣恐逃逸从此更深。

    是以太上务德,以静为本;其次化之,以安为上。检察伪滥,搜括逃户,置劝农判官,并摄御史,分往天下,所在检括田畴,招携户口。其新附客户,轻税入官。则官无侵暴之政,人有安乐之心,居人则相与乐业,百姓则皆恋桑梓,岂复忧其逃散而贫窭哉!”

    林福的这封奏表一送达政事堂,便使得政事堂的相公们震惶,搜括逃户、检括田畴,此举可想而知会触犯到多少权贵的利益。

    “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黄起大摇其头,感慨。

    林尊可不乐意听这话:“年轻人自该有如此朝气,勇往直前,难道满朝上下都像我们一样畏首畏尾就很好了?!”

    黄起吹胡子瞪眼,可恶林尊,真当他听不出来是在说他畏首畏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