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3节 (第3/3页)
没想到,王皇后对陈国情况竟这般清楚。 “娘娘、娘娘说笑了。我们七皇子虽说被有心人陷害,落了不好的名声在外头,但其本质是个极良善的人。风度翩翩性情温和,同泰清公主郎才女貌,定是绝配。且如今这乱世,您难道愿意将泰清公主交予其他不知身份的人吗?若论知根知底,两国邦交,又有谁能比我陈国七皇子?再者说,旁的人是护不住公主的。这乱世之中,手里头有兵才能安心。我陈国不说旁的,绝对能保泰清公主无忧。” 陈国使者发挥了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从为他们七皇子辩解说到了如今天下局势,又细细说了他们陈国的诸多好处。条理分明,很好地拿捏住了一位母亲对子女的担忧。要不是他面前坐着的是王皇后,说不定就被他给说动了。 王皇后拿锦帕沾了沾嘴角,眼帘垂下,叫人看不清里头的神色。可熟悉的人都知晓,她此时情绪不高。 张贵妃笑出声来,她声色媚人,即使是这样不客气地笑出声,听在人耳朵里,也觉得是种享受。 “哎呀,还真是巧,本宫这儿也有个侄子呢。也同你们那陈七皇子一样,被jian人所害,在京都留下了不好的名声。惹得如今京都的小姑娘都视他为豺狼虎豹。想来,本宫这心情,陈国使者你也能体会一二吧?” 陈国使者略沉思了下,没发现这话里不妥之处,便点了头。 张贵妃见他点头,便又道:“我那侄儿是个好的,身上还有爵位,人长得一表人才,除了名声,堪称良配。不知陈国有无适龄的公主?使者可否替本宫那侄儿去问问?” 这一句话就将陈国使者堵得哑口无言。 难不成要反驳张贵妃,说他陈国没有适龄公主?可这种事一打听便知,骗不住的。可真让他回陈国替张贵妃那名声不好的侄儿问姻缘,那他还不得被后宫那些嫔妃视为眼中钉rou中刺? 要怪只能怪,他们七皇子的名声实在太差了…… 陈国使者默默叹了口气。 打的算盘落了空,陈国使者也不在大雍多待,第二日就启程回了陈国。 只是不知道远在落云城的昌平帝是怎么知晓这个消息的,近半年没有书信的人竟专门为了此事传了书信回来。 不过,那信的内容却是让段嫣冷笑出声。 当初为了安定西岭,让戎族继续替大雍守着西岭。昌平帝答应了戎族和亲的要求,将年纪尚小的段妘送过去。如今为了拥有赵国这个盟友,便又希望段嫣去与陈七皇子成婚。 看来当初昌平帝没有把自己送去戎族,也不是因为别的,只是要将她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作为一个皇帝,昌平帝完全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说英武明君。他有抱负有才能,臣子只需要尽心辅佐他就行了,不需要cao心别的。 但作为父亲,丈夫,昌平帝只能说是无心且渣。 陈国皇帝都尚且觉得他儿子那情况,昌平帝知晓肯定不会同意,这才周转着派人来了雍皇宫,企图哄骗。 可昌平帝并不会理会那个联姻的七皇子是不是优秀,是不是最适合段嫣的,他看的是同陈国联姻能为他带来多少利益。要是陈国皇帝直接派人去落云城那边找昌平帝,说不定这联姻的事早就成了。 如今大雍看起来,确实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不少人都认为大雍是逐鹿中原最后登顶的热门人选。 可自家事自己知道。大雍同宋国陷入胶着,看似输少赢多,占据上风。但实际上,大雍这半年来已经被宋国耗得精力憔悴。 昌平帝希望段嫣主动赞同联姻一事,就是想在不同王皇后与王家起龃龉的同时,又获得陈国的帮助,一举拿下宋国。 他的算盘打得好,但段嫣从来不是好说话的人。 她看完信,笑了下,慢条斯理将信纸对折,递到烛灯上。火舌一下子攀上信纸,纠缠着,白色的纸张一点点被吞噬,化为灰烬。 “那传信的人还说,让您早些回信。”含细见那信被烧了,舒了口气,可一想到昌平帝的信使,眉头又皱起来。 “不用管他。” 段嫣说了这话,果真就没再理会昌平帝让她答应联姻这件事。就好似从来没有收到过那封信一般,从前怎么过日子,现在还是怎么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