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6节 (第3/3页)
行吗?我们把陈同志送到医务室去。” 王琳一看刘嘉欣和陈淑兰跟斗鸡眼似的也不敢指使刘嘉欣帮忙,找了旁边的工友一起把陈淑兰送到了医务室。 上班时间到了大家也都散了。 刘嘉欣也跟着王琳一起到了医务室,她到底要看看这陈淑兰是不是装的。 陈淑兰到了医务室之后医生就给大致检查了一下说道:“没什么大事,应该是软组织有些挫伤,我给你开些药油揉一下,休息两天就好了。” 刘嘉欣在旁边听了医生的话撇了撇,心想着陈淑兰多半就是装的,看来她以后对多注意一下这个陈淑兰了。他们已经把陈淑兰送到医务室了,也算是完成任务了,刘嘉欣拉着王琳就走了。她们可不会负责把陈淑兰送回住处去。 陈淑兰看着走了的刘嘉欣和王琳气的不行,这刘嘉欣真是太张狂了。 陈淑兰最后被工友给送回了宿舍休息。 在制药厂还有和陈淑兰一起被派过来协助陈淑兰的人。陈淑兰就让人去调查刘嘉欣的资料。 在刘嘉欣的故意传播下,一些关于陈淑兰的留言在厂里流传开来。而刘嘉欣只要看见陈淑兰就会跟陈淑兰针锋相对的掐起来。 韩义先回到办公室批了一些文件又打了几个电话安排的一些事情,然后就去了实验室看袁启华的研究成果。 袁启华研究的新药是一种以草药为原料的抗病毒药物,专门治疗伤风感冒等。这种药对于一些普通的感冒发烧有很好的疗效。这也是人们普遍需要的药物。 有何雨涵提供的资料,袁启华很快就有了成果。有了成果就可以向上汇报进入临床实验了。 现在国家各种药品都奇缺,一些西药更是奇缺。不仅是药物的研究落后,药品的生产原料也很短缺。 这次袁启华研究的药物是用草药为原料,其需要的草药种类并不多,只有五六种,而且需要的这些草药完全可以人工种植。这下原料就可以自己解决。 而且这也是何雨涵给顾祁深想出的一条致富的道路。制药厂既然需要草药做为原料,那么就可和一些村子签订协议,让村子为制药厂种植草药。 而且这种植草药不用占用良田,可以在一些荒山上种植。这样不用影响农民的粮食种植,还可以给农民们带来额外的收入。 顾祁深也一直关注着袁启华的研究成果。因为袁启华这里有成果了他就可以号召一些村子种植草药了。 为此顾祁深还专门找了几位懂得种草药的人,到时候就让他们给村民们传授药草种植的技术。 何雨涵给顾祁深提的几条建议顾祁深都采纳了。为了提高粮食产量,顾祁深号召千源县的各个村子修水利,又从c市弄来了一批高产的粮种。 他希望尽快提高粮食的产量,起码要让千源县的人都吃饱饭。 这个目标说着容易,可是要实现实在是太困难了。 除了增产粮食千源县的工业也要进行全面改革,让一些亏损企业扭亏为盈,增加县里的财政收入,这样县里才能有资金搞建设,而不是事事都需要向上面申请资金。 主要是现在国家困难,僧多粥少,即使申请资金也不见得能批下来,还是靠自己比较保险。 前段时间顾祁深和何振华经常下乡考察指导工作,现在夏粮已经收了一茬,这茬粮食的收成还不错,也跟顾祁深弄来了一批高产粮种有关系。 南方气候温暖,可以种好几茬庄稼。不过种庄稼也是有学问的,一块地不能总是种同一种庄稼,要岔开样种。要保持土地的肥沃,就得给土地增加庄稼需要得营养,这就需要肥料了。 第670章 看好 千源县虽然有一家化肥厂,但是化肥厂的设备落后,产量非常低,连千源县自己的需求都满足不了。化肥厂是急需要进行该进的。 顾祁深已经联系了韩义先说的l省省城的机械设备制造厂,提前订购了一套化肥生产设备。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除了粮种这化肥也是要跟上的,所以这化肥厂是首先要进行改进的,这是顾祁深最为重视的一个项目之一。 现在千源县机械设备制造厂在何雨涵的帮助下已经生产出了几种纺织厂需要的设备,工厂现在也已经开始盈利了。厂里现在生产出来的设备已经慢慢打开的销路。 顾祁深相信很快设备厂的产品就会供不应求的。更何况何雨涵还在继续设计新设备,未来还会制造出更多的新型设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