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2节 (第2/3页)
一般人家。这样的两家人能再咱们北里村落脚也算是咱们村的福气了。你看他们才刚来多久,咱们村就开始建小学了。以后两位嫂子和刘大哥他们给孩子们上课,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儿。他们可都是大学毕业知识分子啊。” 韩义先回去的时候温瑾瑜和于慧茹已经起床了。 温瑾瑜说道:“你们俩这一晚上没睡吃点儿东西快回屋休息去,孩子有我们看着呢。” 何雨涵和韩义先都在空间里休息了一下,也不是多累,但长辈们不知道,他们只得回屋去休息了。 温瑾瑜和于慧茹看着三个孩子,让他们不要弄出太大的动静吵到韩义先夫妻俩休息。 早饭吃的很丰盛,何雨涵的手艺自是很受欢迎的。 知道韩义先夫妻俩一夜没睡,家里人都尽量不弄出动静,好让两个人好好休息。 高家这边一家子也是美美地吃了一顿,一边吃高树文夫妻俩还嘱咐孩子们不要随便往外说。 高鸿斌边看年龄小,但是小家伙精得很,当然知道家里吃好吃的不能往外说,并且还主动承诺会看好两个弟弟也不乱说。 何雨涵和韩义先睡了几个小时就起来了,然后何雨涵就和两位母亲一起处理野猪rou。她特意做了一些熏rou还有腊肠,这些rou制品都能保存时间长一些。她还准备给大哥他们送去一些。 明天韩义先就要去县里正式上班了,他十分不舍得妻儿。 本来何雨涵也想带着孩子跟着韩义先一起去县里。但是小旭睿可能是水土不服有些生病,何雨涵不敢再折腾孩子。长辈们也都让何雨涵和孩子先留下,等孩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再说。 韩义先说道:“等我把房子准备好你和孩子可以直接住到新房去。有个院子孩子们活动的地方也大些。” 看着这几天儿子有些病恹恹的怕孩子再严重了,何雨涵当然要以孩子为重, 安排好了家里韩义先就告别了父母、妻儿去了县城,接下来一段时间他有的忙了。 他直接就去找了顾祁深,把一些手续都办齐了,然后和相关的工作人员见面协商,安排工程队开工建新厂。 新厂的厂址是早就选好的,现在工程队直接就可以打桩开始建设了。 县里也非常重视制药厂的建设。新厂早一天建成、早一天投产就早一天创造效益,也就能早一天给县里纳税。这都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千源县的财政太紧张了,急需有新的财政收入来缓解。 第620章 更高的理想 韩义先走了何雨涵就安心地在北里村带孩子,照顾父母长辈。 韩宵和何承霖还有刘忠义几个人把家里的菜园子打理的很好,空余时间他们还经常拿着自己制作的鱼竿到河边去钓鱼,不管钓到多少鱼,就当个休闲娱乐。不过有何雨涵给他们准备的鱼饵,他们每次收获都不少,所以家里从来不缺鱼吃。 何雨涵也时不时的就进山一次猎几只野鸡、野兔回来,再加上之前的野猪rou家里不缺rou吃。 有何雨涵的照顾,家里的伙食很好,老人和孩子们身体都很好。孩子们活蹦乱跳的精力旺盛,小身板都很壮实。长辈们气色也都很好,身体都很硬朗。 韩宵和何承霖他们来了北里村一段时间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更好了,感觉自己好像更年轻了。温瑾瑜和于慧茹也是一样。 也确实是如此,几个五六十岁的人都发现他们已经长了不少白发的头发有了不小的变化,黑发增多了,白发减少了。 最明显的就是年龄最大的刘忠义,以前花白的头发现在已经没有多少白发了。 几个人都暗暗称奇,但也都没有张扬,他们知道这都是何雨涵给他们调理身体的结果。这里他们的熟人很少,即使他们变化的大一些也没什么大碍。 几个人现在每天都很愉快,日子过的真是有滋有味。 等过些日子温瑾瑜、于慧茹和刘忠义他们就要轮班给村里的孩子们上课了,他们都很重视这件事,还专门写了教案。以后他们在这里生活肯定不会无聊了。 韩义先这边新厂开工建设,一些技术人员也陆续到位。而一些普通工人的招聘问题也提上了日程。 何振华正好要回北里村看父母和儿子,韩义先就让他顺便通知高家让高国平和高国新准备报名参加制药厂的招工。 顾祁深替何振华分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