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页 (第2/2页)
形成了一个整体,而这几个老人,就是这几波难民的领头人。 他们空有见识,却没化,也不太了解如今的世事情况,正巧这队伍里有个祝清是读书人,弥补了他们这个问题,并且祝清学识不差,渐渐的,祝清就成了他们的智囊。 这几天他们有计划的闹事,也是祝清出的主意。 刚好卡在守城士兵的忍受点上,不至于造成伤亡。 “方才离开的那位应当是最近闻名盛京的谢小郎君,听说他大义灭亲,主动肃清了不少有问题的官吏。”祝清想了想道。 “那他应该是好人?难道现在这个小姑娘是坏的?” 祝清:“……”如果他说出他口的坏的小姑娘其实是皇帝的人,也不知道这些人会不会被吓晕。 他看了看,摇头解释道:“并非如此,爷爷你们看见他们一旁桌上摆着的墨纸砚没有?我方才听了一句什么登记造册,说不定,是要将咱们这些难民登记造册,让我们进城。” “啥?进城?真的假的?!”几人惊了! 他们逃难为什么来到这儿?不就是因为这里富庶繁华,活路的会多吗?可一路的cao劳却将他们生生磨成了难民,不被允许进去。 他们来这儿,不就是为了进城找活吗?可不被允许进去,让他们这样的想法都泡汤了。 这些人生来就是难民吗? 不是的,他们很多人都是劳苦的百姓,可这年头,大家都是看老天爷吃饭的,今年老天爷不赏脸,他们就只能从百姓沦落为乞丐难民。 没了地,没了房子,没了粮,千辛万苦来到盛京还遭人嫌弃。 谁心不苦不痛不怕? 而此时祝清口的“进城”,就成了他们在酷暑寒冬遇见的那点希望,不浓烈,却足够让人如释重负、喜极而泣! 于是,开始呼吁难民们先登记了再取粥过了没多久后,荆管彤就发现,这些人似乎格外的……听话?除了她问那些人特长的时候花的时间多了点,其他时候说的都挺流利。 她视线巡视一圈,最后落到了祝清的身上。 没办法,这一圈人,就只有他格外与众不同。 虽然衣服也是旧的,但不算破,也很干净,自己也打理得很干净,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常混入城打听消息。 似乎察觉到有人注视自己,祝清回望过去,看见了荆管彤,愣了愣,随后对着对方行了个礼,未通姓名,却算是打招呼了。 回去后,荆管彤将此事告知了楚毓,楚毓挑了挑眉,“你帮朕注意着。” 除此之外,楚毓还注意到了另一件事。 “谢奕为何会在今日出现在城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