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章 你愿不愿意助我? (第3/3页)
。他觉得身为臣子,就该听命于皇帝,听命于太子。 于成龙回来主持修河,是喜上加喜。 朝堂上多一位同僚汉臣。 让大阿哥背后支持者谋划的事落空。 陈廷敬回答皇帝的问话:“四皇子做事沉稳,不虚夸,又从不讲私情。他说于成龙懂河务,臣认为是实话。许是于成龙觉得当年辜负了万岁爷的重托,心怀愧疚,在这三年里,用心钻研河务,有了新的见解。” 转话又说:“这只是臣的个人想法。万岁爷目光如炬,魑魅魍魉均逃不过万岁爷的眼睛,等四皇子明日上奏折,真假情况,一看便明。” 皇帝点了点头,道:“于家的礼物,暂时先不送,过几天再说。离小年还早,他家就在京城,什么时候送都方便。” 陈廷敬退下去之后,皇帝急切地盼着摆午饭。午饭后,又盼着摆晚饭。觉得这一天,特别的慢长。 找到超支的原因了? 看奏折里的语气,应该不是贪污。 真不是贪污就好喽,说明银子都用在了修河上。 那这笔钱,给的也痛快。 转念又想,让两个部门僵持的事,定不会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一个对河务一窍不通的毛头小子,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出原因? 皇帝的心思阴晴不定。 一有空闲就琢磨胤禛此时在做什么,是不是正在写奏书。 快点写,字迹好不好都没关系,语句通顺与否,也无所谓嘛。能看懂就行。完全忘记了,自己训斥皇子们的话。无论再急的事,都要心平气和把字写好,写干净。 冬夜寒冷。 胤禛把温达叫到自己的房间里,问话:“你知道,一个人要想朝堂上站得稳,最重要的是什么?” 温达跟着胤禛巡了两日的河道,跟他一起实地堪察,对比数据,听他与于成龙聊天,听他向河道官员问话。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见识短浅。那些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都在他与别人的谈话中,一一找到了答案。 此时胤禛问他,身为官员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毫不犹豫地答道:“回四爷的话,下官认为最重要的是本职工作的知识扎实。身为河务官员,应该对河道了如指掌;身为帐务官员,应该把帐记得清楚明白。” 胤禛起身给他沏了一杯茶,搁到他面前说:“温大人此言差矣。” 钦差大人给他倒茶啊?温达急忙站起了身,诚惶诚恐道:“多谢四爷,多谢四爷。” 胤禛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继续说:“身为一个没有背景的普通官员,最重要的是有人赏识。比如你,明明很有能力,却在一个七品位置上呆了足足八年。” 温达仰脸望着胤禛,紧张激动,喉头滑动了一下。 四爷终于夸他了。 啊啊啊,终于夸他了。 有点想哭。 这两日,他跟四爷坐在一张桌子吃同样的饭菜,他如坐针毡,难以下咽。觉得自己也没做多少事,却和才能深不可测的于成龙坐在一起。 他哪里有这个资格啊? 睡到半夜里,温达翻来覆去的思考胤禛厚待他的原因。 最后想到的答案是,他是佟侍郎推荐的人,也许四爷是看在佟侍郞的面子,所以才对他好。 四爷的养母是佟侍郎的jiejie嘛。 这个答案令温达很沮丧。 若是这样,四爷对他就是表面的敷衍,等这趟差事办完了,他就又被丢到户部的角落里了。 现在四爷说他有能力! 要抓住机会。 抓住机会才能买马车,请婆子。 温达掀动了几下薄薄的嘴唇,颤声道:“多谢四爷的夸奖,下官最大的优点是勤奋,只要是上级指派的任务,无论多难,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也会想法设法去完成。” 爷正跟你谈论赏识的问题呢,你扯哪儿去了? 胤禛:“......” 看来跟不知思索的稻草人绕圈子不行,还是直接说。 胤禛坐在温达对面,温柔地望着他,诚恳地说:“我准备向万岁爷保荐于大人,需要您的帮助。您愿不愿意帮助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