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夏日终焉(九) (第2/4页)
……”看起来吊儿郎当的青年,在近距离观察尸体的死状后,蹲下身来对着切口的部分评价道:“和第一起案子完全一样。切口相当粗糙,分明是外行人的手艺,也就是说抓到今天的犯人,就等同于抓到了整个案件的缔造者。” “……什么意思?”山田凑近,强迫自己观察尸体狰狞的切口,“后面的两起案件和第一起,还有这一起有什么不同吗?” 国木田已经了解了,他说:“是指的凶手的犯罪经验和手法吧。” “没错。”青年慢悠悠的站起身子,走到窗边,手指一抹窗沿上积下的灰尘,“凶手是从正门离开的。” “所以呢?”山田看着他,问道:“还有,刚才你们说的经验是什么意思?” 太宰没有回答,而是话锋一转:“八原这地方,几乎很少发生命案吧?就算有,也极少是这种穷凶极恶的案件,大多是常见一点的入室抢劫,持刀杀人。” 山田点头,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放在了太宰身上。 (话是这么说,但是被他说这些案件是“常见”,听起来总叫人不太爽快。这算什么?朝我这种小地方的警察炫耀自己处理过许多非常规级别的案件吗?) 他眉头已经蹙到了一起。 “没见过超乎常人理解的奇案才是好事,证明此处的治安较好。”太宰说,“但是同样也缺乏对这类案件的理解和判断经验。” 他指着地上的血迹,上面躺着的是半截没了头的颈部,山田强忍着恶心听他解释。 “切割尸体的手法和熟练度,完全不同。第一起案件的作案者非常生涩,伤口切面粗糙,任谁都看得出他当时心情急切,不论是有计划的还是冲动杀人,这是都是一般人犯下罪状时的正常反应。” “然而第二起,也就是死在河边的旅人男子的身体,被处理的异常精巧,尽管对方努力掩盖自己在这方面的熟练,甚至故意让伤口看起来生涩得像外行人做的,可这些都是在已经完成分尸之后补上去的痕迹,只要有经验就能立刻判断出来先后顺序,不过是凶手想混淆视线。” 太宰的语气和他平时没什么区别,早已和他搭档不短的时间,国木田已经多少产生了习惯,不再会感到吃惊了,可对于初次见面的乡下刑警来说,太宰治本人搞不好比凶手还可怕。 (这青年人怎么回事,看起来不也才二十出头,和我家那个不成器的混小子差不多年纪吧?) (他是怎么会“经验丰富”的判断出凶手的手段老道的?) “同样,第三起和第四起,也都是第二起案件的凶手动的手。”他看向早已没了生机的无头尸体,“今天作案的,是第一案的作案者,手法半点也没有长进。” “……你的意思是,有两个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山田的头更大了。 “放心,案件并不是完全的死路。也不需要分别当成两个案子处理,这两个凶手是认识的,我们暂且将其称为老手和新手。老手分明是在包庇新手,甚至不惜杀害更多无辜的人,让警方误认为这是连环杀人。” “等等,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能这么肯定他们是认识的人?”山田聪明了一回,他提出自己的看法:“老手也有可能是模仿犯,好让警察认为都是新手的错,这不也是很常见的情况吗?” 国木田摇了摇头,否定了他的想法:“警方根本没有对外公布第一位死者的案件现场,就算有,也只会用简单的话略过。但是据太宰所言,老手分明是在取下首级后,模仿新手作案时对尸体造成的痕迹……” 太宰一摊手:“那么,为什么老手会知道新手是怎么做的伤口痕迹呢?答案请山田先生告诉我。” 山田牙齿都在打颤:“……因为他们本就是一伙的。可是这有什么好处?老手模仿新手,那第二起、第三起案子大家都只会认为是新手做的,这怎么能算是包庇?如果是包庇,老手应该让新手彻底摆脱嫌疑才对。” “成功的抹去了新手的作案痕迹,甚至不惜伪装成连环杀人,给警察带来更多不可避免的混淆信息和搜查麻烦,将普普通通的杀人事件彻底改变了性质,如果不是相当的想保护他,大概做不到这一步吧?” 太宰微笑着解答了。 也正是因为真正的犯人今天忍不住出手了,案情的调查就有新方向。 “我还有个建议,当然,是否采纳全看警方的态度。”他漫不经心的走到门口,已经打算离开现场,“无论用什么理由,都要让在场的人留在现场。这么狡猾的凶手如果今天找到了逃脱的机会,他也许再也不会重新出现在你们的视野里——换言之,在场的全员也会承担‘放跑了犯人’的恶名。” 山田撇着嘴。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不也只能照他说的做吗?) “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