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0节 (第1/3页)
这些钱,其实够她们孤儿寡母生存,可她们守不住,而李南家呢,缺钱,李南现下还没有功名,读书只出不进,若果真一文钱难道英雄汉,或者教李南母亲熬坏身体,对他亦是个遗憾。 两家人皆在考虑,容歆口干,喝了口茶,提醒道:“人家说兄弟姐妹互相帮扶,这日后,满月圆月许是能靠李南找个好人家,李南亦可通过她们添助力……” 而容歆这话一出,率先同意的是李南的母亲,两家便就此决定变成一家人,互相帮扶。 再回到李族长家,在詹县令的见证下,立下字据。 詹县令还当着容歆和大阿哥的面表示,待李家族中开宗祠那一日,他再亲自前来作见证,届时会像两人禀报。 大阿哥无可无不可,容歆笑盈盈地与他寒暄两句,临走前,又好人做到底,请詹县令作保,待李南县试通过,便可进入县学读书。 此事罢了,容歆等人坐上马车,返回淮安府。 马车上,完琦一张小嘴吧嗒吧嗒,将徐老太太家中的事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复述一遍。 容歆没想到小姑娘记忆力如此好,微讶。 大阿哥配合地听完全部,若有所思道:“姑姑可是昨日见了那李南,便有此打算?” “我昨日听那孩子所言,句句皆在其母,虽未问亦有所猜测,他恐怕已丧父。”容歆惜才道,“我考教他背诵时,并未看出天赋是否出众,但他的先生既然准他如此年龄便参加县试,想必是有几分不凡的,如若耽搁,属实可惜。” 大阿哥附和地点头,眼神却不甚集中。 容歆见状,问道:“您有心事?” 大阿哥看向两个女儿,随后摇头,“只是瞧着李家那个孙女,也不过是与吉雅一般大……” 第194章 清河县县令亲至, 李家不敢拖延开宗祠的时间,迅速地办好,詹县令便派人送消息至淮安府。 大阿哥转述给容歆后, 清河县李家的事便就此结束。 而大阿哥经由李家事,又命人重新探查一遍抚恤银到户后的情况, 果真有不少人家鸡飞狗跳, 令人唏嘘。 不过这些, 大阿哥默默地处理了, 并未惊扰容歆。 四月二十三日,御驾抵达淮安府, 次日北上,容歆等人直接上船汇合, 康熙关心大阿哥和孙女们,依旧无视容歆。 容歆无所谓, 转而问皇长孙, 他这一个月左右伴驾南巡的情况。 康熙这一个月的时间, 做了不少事,巡视河堤,惩处地方渎职官员,赈济百姓之余, 又去明孝陵谒拜,还命人寻出一位前朝皇室后裔——朱之琏,赐予爵位, 以示大清宽宏。 容歆趁着众人的注意力皆在康熙那里,偷偷与皇长孙咬耳朵:“这人, 皇上是从何处找来的?” 皇长孙颇有些兴奋地扫了一眼周遭地人, 压低声音, 在她耳边回道:“此人乃是三十一年的进士,如今在亳州做知州。” “举子科举时便要填写祖籍,怎么此时方认定他是前朝皇室后裔?”容歆低声问道,“殿下,他真的是……吗?” 皇长孙点头,随后又道:“皇玛法说是的。” 康熙说是,那不管是不是,都得变成是,容歆不必再多问。 船稍作补给便重新起航,及至五月十七日抵达京城,康熙一个眼神也未给容歆,十分记仇。 太子率百官相迎,关切地问候皇阿玛的身体,回宫途中,不时看向容歆的眼神充满担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